[发明专利]减少泄洪雾雨量的分层泄洪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12361.5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3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胡再国;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水通道 出水口 泄洪 出射角 底部出水通道 泄洪结构 上表面 分层 出水口内壁 切线 水流方向 向下弯曲 逐渐减小 导水板 进水口 泄洪口 竖直 纵剖 | ||
减少泄洪雾雨量的分层泄洪结构涉及泄洪领域,为减少泄洪雾雨量,技术方案是:泄洪口分成多个出水通道,竖直方向纵剖,所有出水通道都为矩形,顶部出水通道水平,其余的出水通道向下弯曲,出水口内壁上表面沿水流方向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称为出射角,从底部出水通道到顶部出水通道,出射角逐渐减小;顶部出水通道出水口的面积为其进水口的面积80‑90%。底部出水通道的出射角为45度。每个出水通道的出水口水平方向的宽度都大于下方的出水通道的出水口的水平方向的宽度,所有出水口的中心线都位于一个平面内。顶部出水通道的出水口的上表面有导水板。有益效果是:泄洪雾雨量大为降低。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泄洪领域,特别是泄洪水冲击下方的水体形成的水雾。
背景技术
根据专业人士在专利“一种水电工程泄洪雾化降雨强度测量方法(申请号201210327163.1)”中描述:泄洪雾化是指在水电工程泄水建筑物泄流过程中,枢纽下游局部区域内所产生的降雨和雾流现象。泄洪引起的降雨量往往远远大于自然降雨,目前泄洪雾化降雨测得的最大雨强达5000mm/h,而常规气象上的短时间雨强,超过1000~2000mm/h已极罕见。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泄洪引起的雾雨很大,持续时间也比较长,对下游两岸岸坡的稳定以及发电站的电器和厂房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怎样减少泄洪雾雨量就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减少泄洪雾雨量,本发明设计减少泄洪雾雨量的分层泄洪结构。
本发明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减少泄洪雾雨量的分层泄洪结构,其特征是:泄洪口分成3-10个出水通道,竖直方向纵剖,所有出水通道都为矩形,顶部出水通道水平,其余的出水通道向下弯曲,出水口内壁上表面沿水流方向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称为出射角,从底部出水通道到顶部出水通道,出射角逐渐减小;顶部出水通道出水口的面积为其进水口的面积80-90%,垂直于出水通道水流方向中心轴线的竖直平面与出水通道在进水口纵剖形成的孔洞的面积为进水口的面积,垂直于出水通道水流方向中心轴线的竖直平面与出水通道在出水口纵剖形成的孔洞的面积为出水口的面积。
底部出水通道的出射角为45度。每个出水通道的出水口水平方向的宽度都大于下方的出水通道的出水口的水平方向的宽度,所有出水口的中心线都位于一个平面内,中心线是指垂直于出水口表面的通过出水口表面中心的直线。顶部出水通道的出水口的上表面有导水板,即出水口的内侧的上表面向两侧各延伸0.5米-1米、出水口的内侧的上表面向前端延伸0.5-1米。顶部出水通道的流量为泄洪口总泄洪流量的5%-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分层泄洪,下层出水通道泄洪形成雾雨受到上层出水通道形成的水幕的阻挡,从而减少泄洪雾雨的外溢;所有出水口的中心线都位于一个平面内,即各层出水通道对称分布,有利于上层出水通道形成的水幕对下层出水通道泄洪形成的雾雨的阻挡(覆盖);相对于现有的泄洪方式,本发明产生的泄洪雾雨基本上为顶部出水通道形成的,如果顶部出水通道的流量为泄洪口总泄洪流量的5%-10%,则泄洪雾雨量大为降低。顶部出水通道由于出水口展宽,落水点的冲击力减小,所能够溅起的水雾的动能减少,使水雾能够扩散的距离大为缩短:从常识知道,扔一个大石头能够溅起较大的水花、扔一个小石头能够溅起小的水花,丢一把散沙,则基本上不会有水花,顶部出水通道水幕掉落水面,更接近于一把散沙掉落水面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出水通道示意图;图2为出射角示意图;图3为多层出水通道示意图;
其中,1、出水通道,2、进水口,3、出水口,4、出射角,5、导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23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层取水多级串联斜拉闸门
- 下一篇:水电站鱼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