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种高分子材料组成的复合膜结构(薄片)供氧的伤口敷料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2734.9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6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郑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岩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氧 敷料 伤口 复合膜结构 高分子材料 供氧膜 生产工艺 化学反应 氧化剂 二氧化锰 富氧环境 过碳酸钠 加速伤口 伤口敷料 吸水材料 由上到下 保护膜 防漏气 厌氧菌 水垫 透水 催化剂 愈合 氧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种高分子材料组成的复合膜结构(薄片)供氧的敷料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由上到下依次主要由防漏气保护膜,吸储水垫,供氧膜(薄片)和透水吸水材料组成,所述供氧膜(薄片)为内含氧化剂(例:过碳酸钠)、催化剂(例:二氧化锰)等组成的膜(薄片)。本发明涉及的伤口供氧敷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氧气,从而能够匀速的为伤口供氧,能为伤口提供富氧环境,加速伤口愈合,杀灭厌氧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品,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多种高分子材料或以其为载体组成的复合膜结构(薄片)产生氧气为伤口供氧的敷料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人们受伤后,会利用伤口敷料进行伤口护理。众所周知,氧在伤口的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控制细菌的生长与扩散;同时由于伤口周边毛细血管的破坏造成细胞缺氧不利于细胞再生;而外部给氧有利于细胞的再生从而加快伤口的愈合。目前传统的伤口敷料均无法达到这个效果。按其所用材料和功能可分为以下三种:1、惰性敷料:具有保护创面、有吸收性、制作简单和价格便宜的优点;2、双作用性敷料:这类敷料可利用它所造成的局部环境促进伤口愈合,具有较强的吸收功能。例如由多氨基甲酸乙酯材料制成的吸收膜,或由明胶、多糖、多电介质复合物和甲基丙烯酸树脂组成的三维立体网状吸水性多聚体,或由聚氨基甲酸乙酯和聚氧乙烯乙二醇多孔泡沫组成。3、生物活性敷料:采用高分子材料与生物性材料经高新技术方法加工制成的组合性敷料,具有双层结构,外层应用高分子材料,提供了相当于表皮的屏障功能;内层选用的主要材料为胶原、壳聚糖和海藻酸钙,具有生物相容性、较好的吸水性、透气性、黏附性和抗菌、止血作用。
虽然传统敷料能保护伤口,在不同程度促进伤口愈合,但由于伤口在愈合过程中处于缺氧状态,愈合效果往往不好。
因此,目前急需一种能够自主供氧的敷料,为伤口提供富氧环境,减少因毛细血管被破坏后细胞因缺氧而愈合缓慢,减轻患者疼痛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供氧敷料,通过敷料为伤口提供富氧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多种材料组成的复合膜结构(薄片)供氧的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由上到下依次主要由防漏气保护膜,吸储水垫,供氧膜(薄片)和透水吸水材料组成;所述供氧膜(薄片)(3)为透气透水的复合膜(薄片)结构,供氧膜(薄片)(3)为内含氧化剂(例:过碳酸钠)及催化剂(例:二氧化锰)等,外包裹多孔的膜。
优选地,透水吸水材料为渗透性好,引导液体迅速进入供氧层的材料,如热风无纺布,表面涂有软聚硅酮,亦可表面覆海藻酸钠。
优选地,供氧膜(薄片)(3)中氧化剂为过碳酸钠),催化剂为二氧化锰等。
优选地,吸水储水垫为高分子凝胶制成。
优选地,敷料包括至少一个供氧膜(薄片)结构,多个供氧膜(薄片)结构可以排列组合。
优选地,防漏气保护膜可选用有一定的表面张力的材料,可容纳更多的氧气,同时在伤口表面形成一定的高压氧环境,或进行一定的结构设计。
一种基于多种高分子材料或以其为载体组成的复合膜结构(薄片)产生氧气为伤口供氧的敷料的供氧层的制备,在密闭的干燥环境中进行。
敷料的防漏气保护膜与患者皮肤之间密封良好。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有益效果:
(1)供氧膜(薄片)遇伤口渗出液后发生反应能够为伤口提供氧气,有利于加速伤口愈合过程;减轻患者疼痛感。
(2)敷料最外层为防漏气保护膜,起到防尘、防水、防漏气、防污染的效果。
(3)敷料包括至少一个供氧膜(薄片)结构,多个供氧膜(薄片)结构可以排列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岩,未经郑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27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