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向稳定性增强型导管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2968.3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5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宴滨;高德利;房军;曾静;邵天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春光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稳定性增强 导管结构 隔水管 轴向 导管头 连通设置 上行阻力 倒锥形结构 安全性能 水下井口 导管轴 渐缩 拉紧 屈曲 受压 井口 施工 | ||
1.一种轴向稳定性增强型导管结构,包括上下贯通的导管,所述导管的底部套设有导管鞋,所述导管的顶部连通设置导管头,所述导管头能固定于井口基座内,所述导管头的顶端通过水下井口与隔水管连通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直径自上而下渐缩且能增加所述导管上行阻力的倒锥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稳定性增强型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锥形结构为固定套设于所述导管外壁上的倒锥形凸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稳定性增强型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由多个导管段连通构成,所述倒锥形结构为密封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导管段的倒锥形接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稳定性增强型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锥形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倒锥形结构沿所述导管的轴向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轴向稳定性增强型导管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倒锥形结构连接于导管上,将导管顶部与导管头固定连接,导管的底部套设导管鞋,完成轴向稳定性增强型导管结构的组装;连接组装喷射钻具组合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钻头、马达、随钻测量工具、钻铤和稳定器;
步骤b.导管头的内腔顶部连接导管头下入工具,喷射钻具组合结构自底部穿入导管的内腔,钻头的底端位于导管鞋的底端外侧,钻杆自上而下穿设通过导管头下入工具后与喷射钻具组合结构的顶部连接;
步骤c.使用钻杆将喷射钻具组合结构与轴向稳定性增强型导管结构送入位于海底泥土上表面的井口基座的上方;
步骤d.钻头到达井口基座时,用海水钻进,喷射钻具组合结构与轴向稳定性增强型导管结构进入海底泥土内,在海底泥土上表面以下10m内保持并控制排量在马达最低额定排量范围内;
步骤e.当钻头下钻至导管头的底端位于海底泥土上表面的上方5~10m时,以马达的最低排量钻进;
步骤f.导管与倒锥形结构随喷射钻具组合结构进入海底泥土中,当导管底端到达预定深度后,通过钻井平台上的泥浆泵替入适量的清扫液,将导管的内壁与喷射钻具组合结构之间的环空内的泥沙向上排出;
步骤g.导管随喷射钻具组合结构继续下入海底泥土内直至导管头坐放在井口基座上,导管头安装到位后静置,导管周围的泥土回填导管安装过程中形成的空隙,海底泥土埋紧导管和倒锥形结构;
步骤h.钻头继续下钻,直至完成规定深度的井孔后停钻;
步骤i.旋转钻杆向上起出喷射钻具组合结构和导管头下入工具;
步骤j.使用钻杆上下依次连接水下井口下入工具、水下井口和表层套管,并将其送入水下,表层套管进入导管的内腔,继续向下送钻杆,直至水下井口坐放在导管头的内部;
步骤k.旋转、提拉钻杆,通过水下井口下入工具将水下井口与导管头连接固定,此时在钻井平台通过钻杆向下方挤注水泥,完成水泥固井;
步骤l.旋转钻杆将水下井口下入工具与水下井口脱离,上提钻杆将水下井口下入工具提出;
步骤m.在隔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水下防喷器,使用隔水管将水下防喷器送入海底,并使水下防喷器与水下井口固定连接;之后,通过钻井平台上的升沉补偿装置对隔水管施加轴向拉力,上提隔水管,全部的隔水管处于张紧状态,导管头与导管处于受拉状态;
步骤n.隔水管轴向受拉张紧后,进行后续的深水钻井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29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发电钻杆及其发电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石油开采用管道连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