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锌含量的轮胎胎面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3118.5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6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平;赵江华;郑成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9/00;C08L91/06;C08K13/02;C08K3/04;C08K3/22;C08K5/09;C08K5/3437;C08K5/09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张仕婷 |
地址: | 214199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胎面胶 低锌 制备 轮胎 二段混炼 使用寿命 橡胶技术 一段混炼 永久变形 抗硫化 胎面胶 炼制 混炼 拉断 三段 生热 老化 污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锌含量的轮胎胎面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橡胶技术领域。其通过一段混炼、二段混炼、三段混炼和四段混炼制备得到低锌含量的轮胎胎面胶。本发明能够降低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锌”污染,又能降低胎面胶的生热、热老化速率、拉断永久变形及提高抗硫化返原性能,从而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锌含量的轮胎胎面胶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面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橡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氧化锌作为橡胶硫化活性剂,从20世纪20-30年代沿用至今,它对胶料的硫化速度、交联键类型、交联密度和物理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如果橡胶制品生产、使用和回收等环节中锌过量释放,会对环境、人体健康,尤其是对锌较为敏感的水生动植物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积极寻找和开发氧化锌的替代品与减少氧化锌的用量也越来越受轮胎行业技术人员的重视,低锌或无锌硫化活性剂将会成为橡胶制品的趋势。
为了保证胎面胶的物理性能与硫化速度,轮胎胎面胶中的氧化锌使用量通常在3~5份。轮胎在行驶过程中,胎面与路面接触时不断遭到磨损,此时胎面中的氧化锌将随之进入周围的环境中,造成环境中的锌含量超标。
其中使用硫化剂A具体为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该产品硫化时可以形成耐热稳定的碳-碳交联键,保持交联密度,从而使硫化橡胶的物理性能保持不变,提高耐老化性能,降低动态生热;硫化剂B具体为1,6-双(N,N-二苯基硫代氨甲酰二硫代)己烷,该产品硫化时可以形成具有稳定柔性的混合交联键【橡胶-SX-(CH2)6-SX-橡胶】,从而使硫化胶具有更好的动静态模量、降低永久变形和动态滞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低锌含量的胎胎面胶及其制备方法,将轮胎胎面胶配方中的氧化锌用量降低至0.5~1.5份,可以降低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锌”污染,同时又能降低胎面胶的生热、热老化速率、拉断永久变形及提高抗硫化返原性能,从而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低锌含量的轮胎胎面胶,配方比例按重量份计如下:天然橡胶75~85份、顺丁橡胶15~25份、炭黑N234 50~55份、增塑剂A1~1.5份、氧化锌0.5~1.5份、硬脂酸1~2.5份、防老剂4020 1~2份、防老剂RD 1~2份、B型微晶蜡1~2份、促进剂NS 0.5~2份、硫磺粉0.5~2份、硫化剂A0.2~1份、硫化剂B 0.3~1.5份、防焦剂CTP 0.1~0.5份。
所述增塑剂A具体为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锌的混合物。
所述B型微晶蜡具体为直链蜡和支链蜡的混合物。
所述硫化剂A具体为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硫化剂B具体为1,6-双(N,N-二苯基硫代氨甲酰二硫代)己烷。
所述低锌含量的轮胎胎面胶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一段混炼:将75~85份天然橡胶、15~25份顺丁橡胶、10~15份炭黑N234投入密炼机中进行塑炼,上顶栓压力为4.0~5.5MPa,转子转速为40~55r/min,排胶温度为155~160℃,时间为90~105s,得到一段混炼胶;
(2)二段混炼:将步骤(1)所得一段混炼胶、0.5~1.5份氧化锌、40~45份炭黑N234、1~2.5份硬脂酸、1~1.5份增塑剂A、1~2份防老剂RD、1~2份防老剂4020和1~2份B型微晶蜡投入密炼机中进行混炼,上顶栓压力为4.0~5.5MPa,转子转速为35~50r/min,排胶温度为150~155℃,时间为120~140s,得到二段混炼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31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