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装置中的管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3797.6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8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谢尔盖;格丽娜;郑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氙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12 | 分类号: | A61M16/12;A61M16/08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5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架 氧混合气体 管路结构 吸入装置 上箱盖 下箱盖 氙气 氧气瓶 管路盒 氙气瓶 安装腔室 固定机构 氧气流量 安装腔 配比 氧气 室内 | ||
1.便携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装置中的管路结构,便携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装置包括上箱盖、下箱盖和安装架,其特征在于,上箱盖与下箱盖形成安装腔室,安装架固设在下箱盖内,安装架位于安装腔室内;所述的安装架上设置有氙气瓶和氧气瓶,氙气瓶和氧气瓶均通过固定机构固设在安装架上;所述的上箱盖内固设有管路盒,所述的管路盒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氙气和氧气流量的管路结构,管路结构包括连接管一、连接管二和四通阀,所述的管路结构还包括压力控制阀一、压力控制阀二、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三通阀,压力控制阀一、压力控制阀二、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均固设在管路盒内底部,所述的连接管一连接在第二电磁阀上,第二电磁阀通过氙气管一与压力控制阀一相连,压力控制阀一通过氙气管二与四通阀相连;所述的连接管二连接在三通阀上,三通阀的一端通过主氧气管一与第一电磁阀相连,三通阀的另一端通过副氧气管一与第三电磁阀相连;所述的第一电磁阀通过主氧气管二与压力控制阀二相连,压力控制阀二通过主氧气管三与四通阀相连;所述的第三电磁阀通过副氧气管二与四通阀相连;所述的下箱盖上固设有出气接头,出气接头与四通阀一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装置中的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压块和限位组件,所述的压块上具有两个半圆状的凹槽,两个凹槽分别用于限位氙气瓶和氧气瓶;压块中部开设有通孔,安装架上开设有开口三,安装架的下底面上具有限位槽,所述的限位组件能插入通孔并从开口三穿出,限位组件能将压块固定在安装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装置中的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转动开关、上转轴、下转轴、弹簧和限位块,所述的下转轴插接在上转轴上,下转轴能相对于上转轴上下移动;所述的转动开关固设在上转轴上,所述的限位块固设在下转轴上,限位块上具有限位杆,限位杆能卡入限位槽内;所述的弹簧套设在上转轴上,弹簧一端与上转轴相连,弹簧另一端与下转轴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装置中的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氙气管二上设置有止回阀一,主氧气管三上设置有止回阀二,副氧气管二上设置有止回阀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装置中的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接头上具有出口一、出口二、出口三、出口四,所述的出口一为吸气口,所述的出口二上安装有用于储存混合气体的混合气囊,所述的出口三上通过软塞封闭,所述的出口四上安装有吸附袋,吸附袋内设置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的吸附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装置中的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口一上安装有呼吸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氙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氙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37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呼吸机湿化罐
- 下一篇:一种基于超声雾化技术的家用睡眠呼吸机加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