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桑栽培设施和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4658.5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8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谢;张建华;许文志;朱永群;姚莉;庞良玉;刘海涛;王宏;林超文;唐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A01G13/02;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为知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67 | 代理人: | 杨宜付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栽培设施 支架 栽培架 果桑 对称安装 支架安装 栽培 枝条 机械化生产 基础条件 空间约束 通风条件 限位装置 装置连接 两组 侵染 限位 病虫害 田间 传播 | ||
1.一种果桑栽培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栽培架,一组栽培架包括:
立柱(100):多根,每根立柱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第一支架(210)和第二支架(220), 所述第一支架(210)安装在立柱的一侧或对称安装在立柱的两侧,所述第二支架(220)安装在立柱的一侧或对称安装在立柱的两侧;
第一限位装置(211):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210)上;
第二固枝装置(221):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220)上;
相邻两组栽培架的相邻第二固枝装置(221)通过多个第三固枝装置(22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桑栽培设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垄(100),所述立柱(200)安装在所述垄(10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果桑栽培设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光布(101),所述反光布(101)铺设在地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果桑栽培设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避雨大棚(300),所述避雨大棚包括棚架和棚顶,所述棚顶有透明材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桑栽培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211)为两根平行的金属丝或非金属丝构成,优选使用铁丝;所述第二固枝装置(221)采用板材制成,优选使用木板;所述第三固枝装置(222)采用金属丝或非金属丝构成,优选使用脱模线。
6.一种果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果桑栽培设施,枝条生长到60~65cm时,通过第一限位装置(211)进行限位;枝条生长超过130cm时,利用第二固枝装置(221)进行压条,近90°转向;后期用扎带将枝条固定在第三固枝装置上;每亩留枝条5000枝左右;花期开始时断尖;每亩控制产量在1500~2000kg;6月底摘果后即使进行夏伐,剪掉弱枝、病枝和拥挤枝;10月底疏枝,保留1-1.8cm粗的枝条8~10条,左右各4~5枝;去叶断尖:当青色桑果变硬转色之前,在一周内断掉主枝和侧枝的顶端,主枝留长1.8m,侧枝留长16cm,每5个果实留叶1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果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果桑为经过嫁接的果桑品种,钻木选用嘉陵30,建园需要2年生实生苗;芽接:每嫁接5个无核十大的芽,需嫁接2个云桑二号的芽、2个孟简1号的芽、1个嘉陵40的芽和1个白珍珠的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果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桑园中,果桑行距:200cm;株距:60cm;起垄(100),垄高20cm,垄宽200cm,垄(100)上设置用于栽植桑树的窝穴(102);地面铺反光布(101);种植密度550-560株/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果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211)离地面高度为120cm,与立柱(200)最近距离20cm;所述第二限位装置(221)离地面高度为170cm,与立柱(200)最近距离为35c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果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亩桑园挂8张黄色粘虫纸,果期严禁用农药,摘完果后选用80%敌敌畏水稀释1500倍防桑螟、夜蛾、桑象虫、桑毛虫;花期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对地面和通风处进行喷洒预防菌核病;发现桑葚已发生菌核病,须在青果期,摘除病果,并对桑树的枝干、叶、果、地面、大棚进行全面喷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46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