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电解槽阴极炭块组装自动压实机及其组装压实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5101.3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6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华;吴中鼎;髙显宏;朱绍升;曾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云铝绿源慧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08 | 分类号: | C25C3/08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地址: | 654300 云南省红河***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阴极炭块 下料装置 移动平台 压实机 压实 支架 铝电解槽 水平轨道 压实装置 炭块 底部出料口 刮料装置 集料装置 糊料 铺设 | ||
铝电解槽阴极炭块组装自动压实机及其组装压实方法,所述压实机包括水平轨道(1)、可沿水平轨道往复移动的移动平台(3)、固定安装在移动平台上的阴极炭块(4)、安装于移动平台旁的支架(2)、安装于支架上并位于阴极炭块上方的下料装置(5)、设置于下料装置底部出料口处的集料装置(6)、安装于支架上并位于下料装置旁的压实装置、设置于压实装置旁的刮料装置(8)。本发明可实现炭块糊料的自动铺设与压实,并具备较高的炭块组装速度与组装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在铝电解行业中的电解槽阴极炭块组装压实机及其组装压实炭块的方法。
背景技术
阴极炭块作为铝电解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会经常受到高温、熔盐和液态铝的作用和影响,金属钠极易渗入炭素材料内部,使其膨胀裂碎从而破坏整个砌体。因此,其组装压实质量直接影响着电解槽的运行寿命和炼铝能耗。所谓阴极炭块组装,是指将阴极导电钢棒安装在炭块内并使钢棒与炭块紧密组合为一体的过程。传统的阴极炭块组装大多采用炭糊捣固使钢棒与炭块紧密组合的方式,通过人工的多次铺料、刮平和震打实现炭糊的扎固。由于受现场工作环境和人工操作规范的限制,该方法存在着生产效率低、炭块组装质量不一、劳动强度大和作业环境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实现炭块糊料的自动铺设与压实、并具备较高的炭块组装速度与精度的铝电解槽阴极炭块组装自动压实机,本发明还提供这种压实机组装压实炭块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铝电解槽阴极炭块组装自动压实机,包括水平轨道、可沿水平轨道往复移动的移动平台、固定安装在移动平台上的阴极炭块、安装于移动平台旁的支架、安装于支架上并位于阴极炭块上方的下料装置、设置于下料装置底部出料口处的集料装置、安装于支架上并位于下料装置旁的压实装置、设置于压实装置旁且底端不高于压实装置底面的刮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底部设置有旋转下料器,所述集料装置是并排设置的一组入口大出口小的变径管,每一根变径管的出口对向一条阴极钢棒与炭块之间的缝隙,将下料装置中的炭糊送至缝隙处;所述压实装置包括推杆朝下的竖直液压缸、连接于推杆前端的液压缸导向架、安装于液压缸导向架上的水平中心轴、套装在中心轴上并可沿中心轴转动的一组相互平行的压盘,每一个压盘对向一条阴极钢棒与炭块之间的缝隙,液压缸推动压盘上下往复移动,将炭糊挤压至缝隙中并捣固;所述刮料装置是对应压盘设置的一组刮齿,每一根刮齿对向一条阴极钢棒与炭块之间的缝隙,将缝隙中的炭糊刮平,刮料装置的上端通过横向连接杆与液压缸的推杆外端连接,与压盘同步动作。
本发明套装在中心轴上的压盘为等间距并排设置的4个压盘。
本发明铝电解槽阴极炭块组装自动压实机的组装压实方法如下:
a.将阴极炭块通过夹具固定安装在移动平台上;
b.将炭糊装入下料装置中;
c.启动旋转下料器并调节下料器的旋转阀转速,控制下料量的大小,下料装置中的炭糊进入集料装置中,在集料装置的作用下将糊料通过变径管送到阴极钢棒与炭块之间的缝隙处,每一根变径管的出口对向一条阴极钢棒与炭块之间的缝隙;
d.启动压实装置的液压缸,液压缸推杆往复下压,推动液压缸导向架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带动压盘上下往复运动,将炭糊进行下压至阴极钢棒与炭块之间的缝隙内并捣固;压盘下压时,刮料装置同步作用于炭糊,防止炭糊在缝隙中产生堵料,并将炭糊刮平;
e.启动压实装置的同时,启动移动平台水平往复移动,将下压与滚压结合,完成炭糊的来回铺设、压实与刮平;压盘每压实一层炭糊,刮料装置就同步刮平一层炭糊,如此来回铺设,直至将阴极钢棒与炭块之间的缝隙从下向上逐层填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云铝绿源慧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云铝绿源慧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5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