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轮胎包覆建渣的双向增强体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15180.8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0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马强;邓谦;肖衡林;牟佳;陈智;刘永莉;李丽华;刘一鸣;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5/48;E02D5/60;E02D3/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余晓雪;王敏锋 |
地址: | 43006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轮胎 包覆建渣 双向 增强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废旧轮胎包覆建渣的双向增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旧轮胎包覆建渣的双向增强体包括刚性底座(4)、定位钢筋(3)、小直径轮胎(1)以及大直径轮胎(6);所述刚性底座(4)的上表面焊接有定位钢筋(3);所述小直径轮胎(1)的数量是多个,多个小直径轮胎(1)的结构及尺寸完全相同,多个小直径轮胎(1)自上而下依次叠加套装定位钢筋(3)外部并置于刚性底座(4)的上表面上;所述大直径轮胎(6)嵌套在最顶部小直径轮胎(1)外部;相邻两个所述小直径轮胎(1)之间形成排水匝道(7);所述小直径轮胎(1)内部以及大直径轮胎(6)与小直径轮胎(1)之间均填充有碎石或碎砖(5);所述碎石或碎砖(5)之间填充有水泥砂浆;所述大直径轮胎(6)的数量至少是两个;两个大直径轮胎(6)自上而下依次叠加并嵌套设置在最顶部小直径轮胎(1)外部;所述大直径轮胎(6)的外表面是粗糙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旧轮胎包覆建渣的双向增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直径轮胎(1)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定位孔(2);所述定位钢筋(3)贯穿小直径轮胎(1)的上下表面的定位孔(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旧轮胎包覆建渣的双向增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直径轮胎(6)的内径大于小直径轮胎(1)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旧轮胎包覆建渣的双向增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直径轮胎(6)的内径与小直径轮胎(1)的外径的差额是20-30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旧轮胎包覆建渣的双向增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旧轮胎包覆建渣的双向增强体还包括设置在小直径轮胎(1)外部的钢套筒(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旧轮胎包覆建渣的双向增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钢筋(3)是HRB400级钢筋;所述定位钢筋(3)是5-8根;所述定位钢筋(3)的直径是10-12mm细钢筋或14-16mm粗钢筋。
7.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旧轮胎包覆建渣的双向增强体对地基进行加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把钢套筒(8)垂直对准桩位;启动振动桩锤,将钢套筒(8)沉入待加固的地基的桩位孔内,达到设计深度;
2)制作定位钢筋骨架,将多个结构及尺寸完全相同的废旧的小直径轮胎(1)定位安装在定位钢筋骨架上,相邻两个小直径轮胎(1)之间形成排水匝道(7);所述定位钢筋骨架包括刚性底座(4)以及5-8根HRB400级的定位钢筋(3);所述定位钢筋(3)焊接在刚性底座(4)的上表面并形成稳定的定位钢筋骨架;
3)在钢套筒(8)内部下放装有小直径轮胎(1)的定位钢筋骨架;在小直径轮胎(1)内部回填碎石或碎砖(5),随后取出钢套筒(8);
4)扩大桩位孔顶部的孔径;
5)在小直径轮胎(1)外部嵌套大直径轮胎(6)并在大直径轮胎(6)与小直径轮胎(1)之间回填碎石或碎砖(5);所述大直径轮胎(6)的内径与小直径轮胎(1)的外径的差额是20-30cm;
6)对桩位孔周围地基表面进行振动或挤压,促使地基向桩内排水;
7)在填充有碎石或碎砖(5)的孔隙中灌注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和碎石(5)、或者水泥砂浆和碎砖(5)共同构成加固区,与地基土一起承担上部荷载;
8)待水泥砂浆灌注完成6-9天后,采用静载荷试验检验加固效果,待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上部构筑物施工和路堤填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或碎砖(5)的粒径为20-50mm;所述碎石或碎砖(5)的含泥量小于10%;所述水泥砂浆采用M30砂浆配合比,所述水泥砂浆的水泥与砂的质量比是1:1;所述水泥砂浆的水灰比为0.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518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挖钻全护筒跟进岩面钻进施工方法
- 下一篇:水下灌注桩护筒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