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粗轧减宽策略的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15727.4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0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斌;侯桂玉;邢俊芳;周少见;冯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22 | 分类号: | B21B37/2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李荣文 |
地址: | 067000 河北省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量 粗轧 终端设备 立辊 压下 预设 自动控制技术 快速确定 允许误差 减小 出口 | ||
本发明适用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确定粗轧减宽策略的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分别设置当前奇数道次的减宽量为零和当前奇数道次的立辊压下极限值,设置当前奇数道次和已调整的奇数道次之外的奇数道次的减宽量分别为对应奇数道次的立辊压下极限值的一半;计算两种情况下的粗轧出口宽度与目标值的差值的绝对值;若存在一个绝对值不大于允许误差,则确定目标减宽策略,否则对当前奇数道次的减宽量进行调整,直至确定目标减宽策略或对当前奇数道次的减宽量进行调整的调整次数大于预设次数;若调整次数大于预设次数,则对下一奇数道次的减宽量进行调整。本发明能快速确定粗轧减宽策略,减小人为设置带来的误差,提高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粗轧减宽策略的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热轧带钢宽度是带钢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粗轧区设有大侧压立辊装置,能实现对板坯的侧向压下,因此对板坯的宽度控制主要在粗轧区实现。
现有的确定粗轧减宽策略的方法一般是人为设置每个道次的减宽量,首先设置当前道次的减宽量,当前道次轧制完成后,利用宽度测量设备测量经过当前道次轧制后的宽度,根据当前道次轧制前后的宽度差设置下一道次的减宽量。但是这种方法由于是人为设置的,所以误差较大,并且是在当前道次轧制完成后再设置下一道次的减宽量,所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粗轧减宽策略的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的确定粗轧减宽策略的方法误差较大且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粗轧减宽策略的方法,适用于奇数道次的轧制进行宽度控制,偶数道次的轧制不进行宽度控制的粗轧轧制,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各个奇数道次的立辊压下极限值、粗轧出口宽度的目标值、粗轧出口宽度的计算值与目标值的允许误差,并设置当前奇数道次为一;
设置当前奇数道次的减宽量为零,设置当前奇数道次和已调整的奇数道次之外的奇数道次的减宽量分别为对应奇数道次的立辊压下极限值的一半;
根据当前各个奇数道次的减宽量计算得到第一粗轧出口宽度,并计算第一粗轧出口宽度与目标值的差值,记为第一差值;
若第一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允许误差,则确定目标减宽策略,否则,重新设置当前奇数道次的减宽量为当前奇数道次的立辊压下极限值,目标减宽策略为当前各个奇数道次的减宽量,且根据当前各个奇数道次的减宽量计算得到的粗轧出口宽度与目标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允许误差;
根据当前各个奇数道次的减宽量计算得到第二粗轧出口宽度,并计算第二粗轧出口宽度与目标值的差值,记为第二差值;
若第二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允许误差,则确定目标减宽策略,否则,对当前奇数道次的减宽量进行调整,直至确定目标减宽策略或对当前奇数道次的减宽量进行调整的调整次数大于预设次数;
若调整次数大于预设次数,则将当前奇数道次标记为已调整的奇数道次,并将当前奇数道次加二得到新的当前奇数道次,若新的当前奇数道次小于或等于总道次数量,则继续执行设置当前奇数道次的减宽量为零,设置当前奇数道次和已调整的奇数道次之外的奇数道次的减宽量分别为对应奇数道次的立辊压下极限值的一半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粗轧减宽策略的系统,适用于奇数道次的轧制进行宽度控制,偶数道次的轧制不进行宽度控制的粗轧轧制,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个奇数道次的立辊压下极限值、粗轧出口宽度的目标值、粗轧出口宽度的计算值与目标值的允许误差,并设置当前奇数道次为一;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当前奇数道次的减宽量为零,设置当前奇数道次和已调整的奇数道次之外的奇数道次的减宽量分别为对应奇数道次的立辊压下极限值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未经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57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