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编织袋面对面套袋与分切集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7079.6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2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选;邓乐文;李玉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金选 |
主分类号: | B31B70/74 | 分类号: | B31B70/74;B31B70/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袋 内膜 放卷 分切 套袋 面对面布置 编织袋套 上下两层 开袋 拉出 送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织袋套袋与分切集成的技术,特别是一种面对面套袋与分切集成的方法,即原筒编织袋的放卷与原筒内膜的放卷在空间上呈面对面布置,首先将所述原筒内膜放卷出所需要的长度并切断,然后将所述原筒编织袋开袋并朝着所述原筒内膜的方向拉出所需要的长度,与此同时将已经被切断的内膜朝着所述原筒编织袋的方向送出,进入编织袋上下两层之间,直至到达一条编织袋的底部,最后将编织袋切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织袋套袋与分切集成的技术,特别是一种面对面套袋与分切集成的方法。
背景技术
编织袋套内膜(即套袋)时需要将袋口打开,然后才能将内膜套入编织袋上下两层之间。现有的套袋方法是将编织袋分切完成后再进入开袋与套袋工序,对于覆膜编织袋是可以成功开袋与套袋的。但是对于无覆膜的热切编织袋,因为热切时的粘连和其本身的漏风特性决定了采用通常负压的方法是很难开袋成功的,一旦开袋难以成功,后续的套袋也就无从谈起了。故现在无覆膜的编织袋还是多采用人工套袋的方式进行,这样生产效率低下,套袋质量不稳定,且不能实现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通用、稳定、便捷的编织袋套袋与分切集成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设计一种编织袋面对面套袋与分切集成的方法,原筒编织袋的放卷与原筒内膜的放卷在空间上呈面对面布置,首先将所述原筒内膜放卷出所需要的长度并切断,然后将所述原筒编织袋开袋并朝着所述原筒内膜的方向拉出所需要的长度,与此同时将已经被切断的内膜朝着所述原筒编织袋的方向送出,进入编织袋上下两层之间,直至到达一条编织袋的底部,最后将编织袋切断。
优选的,所述原筒编织袋开袋是指在编织袋还没有被分切之前将编织袋上下两层分开,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优选的,原筒内膜放卷可以用滚筒送出,也可以用夹子拉出。原筒编织袋放卷采用夹子夹紧拉出或者负压吸头拉出。
优选的,编织袋开袋可以利用负压吸嘴将编织袋上下两层吸开。
优选的,编织袋开袋可以利用内置模具的方法在上条编织袋分切时打开袋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分切是在开袋之后,即分切时编织袋上下两层是处于分离的状态且被拉紧,此时进行分切,实际上是一层一层分开地切,有效地降低了热切时编织袋上下两层粘连的概率。其次,整个套袋过程是在编织袋和内膜相向而行的运动中完成的,且套袋是在分切之前,实际上是把传统上分切编织袋时的输送过程转化为套袋与输送一体的过程,节省了时间也节省了机器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套袋与分切示意图;
图中:1为原筒内膜,2为原筒编织袋,3为套袋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将原筒内膜1放卷(用夹子拉出或者用滚筒送出,为现有技术)出所需要的长度并切断,然后将原筒编织袋2开袋并朝着原筒内膜1的方向拉出所需要的长度(此长度就是等待分切的一条编织袋的长度),同时将已经被切断的内膜朝着原筒编织袋2的方向送出,进入编织袋上下两层之间,直至到达一条编织袋的底部,最后将编织袋切断落入套袋平台3,至此,完成一次面对面套袋与分切的过程。
所述的将原筒编织袋2开袋就是在一条编织袋被分切以前,还未与原筒编织袋2分离时就将其袋口打开(比如利用负压吸嘴开袋,为现有技术,或者内置模具开袋的方法,申请号为:201810412819.7)。
分切是在开袋之后,即分切时编织袋上下两层是处于分离的状态且被拉紧,此时进行分切,实际上是一层一层分开地切,有效地降低了热切时编织袋上下两层粘连的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金选,未经陈金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70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