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中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7278.7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3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智龙 |
主分类号: | A61K36/87 | 分类号: | A61K36/87;A61P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隆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3 | 代理人: | 王年年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数 心肌炎 活血化瘀 清热解毒 中药 无毒副作用 中医药理论 配方科学 药物制备 中药组方 败酱草 牡丹皮 乌蔹莓 大黄 甘草 治疗 蓍草 绿豆 筛选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中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备而成:9‑15重量份数的败酱草,3‑12重量份数的大黄,3‑9重量份数的蓍草,3‑15重量份数的绿豆,3‑9重量份数的乌蔹莓,6‑12重量份数的牡丹皮,3‑9重量份数的甘草。本发明根据中医药理论,采用辨证论治的理论进行中药组方筛选,配方科学合理,配置简单,无毒副作用,疗效短,见效快,其治则以清热解毒为主,以活血化瘀为辅治,整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肌炎的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中毒性心肌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中毒性心肌炎是指毒素或毒物所致的心肌炎症,除白喉、伤寒、菌痢等感染性疾病外毒素、内毒素对心肌损害外,某些生物毒素如蛇毒、毒蕈、河豚、乌头等,以及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如:依米丁、锑剂、有机磷、有机汞、砷、一氧化碳、铅、阿酶素等,均可引起心肌损害产生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往往是全身中毒的一部分重要表现,病情危重或并发严重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者死亡率高,及时、有效地抢救往往能够挽救病人生命。
目前对中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以注射解毒剂和对抗剂为主。而在中药领域中药物的宣传疗效与其实际疗效相错甚远,这些中药组方普遍存在疗效不理想的现象,有些药物的疗效记载可以治疗心肌炎,但是却不分证型。而由于心肌炎的证型不同,其病因也不同,因此其治疗原则也不相同。因此当药物的治疗原则与证型不对称时,其疗效也是差强人意的。而针对现有组方中成本高,疗效差等缺陷,本发明针对中毒性心肌炎的病因、病症采用更加准确的治疗原则,为中毒性心肌炎的患者提供一种成本低,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的中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的治疗中毒性心肌炎的中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一种治疗中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9-15重量份数的败酱草,3-12重量份数的大黄,3-9重量份数的蓍草,3-15重量份数的绿豆,3-9重量份数的乌蔹莓,6-12重量份数的牡丹皮,3-9重量份数的甘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中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备而成:12重量份数的败酱草,9重量份数的大黄,6重量份数的蓍草,9重量份数的绿豆,6重量份数的乌蔹莓,9重量份数的牡丹皮,6重量份数的甘草。
本发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大黄、牡丹皮、甘草除杂,洗净,润透,切片,干燥,备用;
步骤二:将败酱草、蓍草、绿豆、乌蔹莓除杂,晒干,备用;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除大黄外备用药物和步骤二中备用药物加适量水置砂锅内煎沸,煎沸后改小火煎15分钟后加入大黄,复煎15分钟,冷却后捞出药渣即为成药。
使用方法:每天一付药,每付药可煎三次,分三次服用,早、中、晚饭前各服一次。需服30天-90天。
具体的各个药物成分的药理为如下:
败酱草:苦,平;清热解毒,排脓破瘀。
大黄:苦,寒;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蓍草:甘、苦,辛,寒;清热解毒,和血调经。
绿豆:甘,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
乌蔹莓:苦、酸,寒;解毒消肿,活血散瘀,利尿,止血。
牡丹皮:苦、辛,微寒;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甘草:甘,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智龙,未经李智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72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