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枪械不停射保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17498.X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2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昊;张利国;陈登才;庞方跃;郝雨佳;刘志德;王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A17/46 | 分类号: | F41A17/46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3 | 代理人: | 王玉芝 |
地址: | 40005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枪械 不停 保险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枪械不停射保险结构,包括棘齿条、棘齿、棘齿支座,所述棘齿条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在自动机上,棘齿条上沿自动机后坐方向依次设置有一个让位槽和多个棘齿槽;所述棘齿位于棘齿条上侧,该棘齿通过一弹性元件铰接在所述棘齿支座上,所述弹性元件带动棘齿复位;所述棘齿支座固定设置在射击过程中固定不动的枪械零件上;自动机后坐及复进过程中,所述棘齿与所述棘齿条上的棘齿槽限位配合;自动机后坐到与发射机扣合时,所述棘齿位于所述让位槽内。本发明体积小巧、结构紧凑,能够有效避免自动武器的不停射故障,提高枪械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枪械保险设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枪械不停射保险结构。
背景技术
前冲击发因其结构简单可靠在冲锋枪、机枪等自动武器上有广泛的应用。为保证自动机推弹入膛后能有足够的击发能量,前冲击发枪械在自动机与发射机扣合位置时,自动机推弹面与枪弹必须留有一定的距离,这一距离称为推弹前空行程。当自动机因环境等因素出现了越过推弹位置但又后坐不到与发射机扣合位置时,就会出现射击不受控的故障。即射手松开扳机后枪械仍然持续射击一定的枪弹甚至直至弹药耗尽,这一故障称为不停射故障。不停射严重影响安全性。只要有推弹前空行程的存在,前冲击发枪械就有出现不停射的安全隐患,推弹前空行程越长,出现不停射故障的可能性越大。然而从枪械结构设计上又必须设计适当推弹前空行程,否则会严重影响可靠性。因此如何设计一种不停射保险结构来避免枪械出现射击不受控的故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枪械不停射保险结构,其体积小巧、结构紧凑,能够有效避免自动武器的不停射故障,提高枪械安全性能。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枪械不停射保险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棘齿条、棘齿、棘齿支座,所述棘齿条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在自动机上,棘齿条上沿自动机后坐方向依次设置有一个让位槽和多个棘齿槽;所述棘齿位于棘齿条上侧,该棘齿通过一弹性元件铰接在所述棘齿支座上,所述弹性元件带动棘齿复位;所述棘齿支座固定设置在枪械射击过程中固定不动的零件上;自动机后坐及复进过程中,所述棘齿与所述棘齿条上的棘齿槽限位配合;自动机后坐到与发射机扣合时,所述棘齿位于所述让位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棘齿支座固定设置在发射机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元件为拉簧,拉簧一端通过拉簧钩销与棘齿支座连接,另一端与棘齿连接,带动棘齿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棘齿条与枪械自动机一体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当枪械自动机越过推弹位置,能量不足导致自动机后坐不到与发射机扣合位置,自动机后座到能与发射机扣合的位置之前便开始复进,此时,棘齿与自动机上设置的棘齿条上的棘齿槽限位配合将自动机卡住,阻止自动机继续,进而避免出现不停射故障。自动机后坐到位后,在复进机的作用下自动机开始复进,棘齿首先与棘齿条上前端的棘齿槽接触,棘齿不干扰自动机复进运动,自动机复进到位后棘齿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复位,开始下一循环。本发明所述的枪械不停射保险结构体积小巧、结构紧凑,能够有效避免自动武器的不停射故障,提高枪械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未示出棘齿座);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安装在枪械上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74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鼓风式机械通风海水冷却塔进风口优化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单扳机双电击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