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语言协议测试请求的动态构建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17995.X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4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周婷婷;江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艺龙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F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遆俊臣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语言 协议 测试 请求 动态 构建 方法 系统 | ||
本公开涉及一种跨语言协议测试请求的动态构建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远程服务类信息及各个远程服务类的各个远程方法信息,形成配置文件;2、根据配置文件,动态生成并向用户显示可供调用的各个远程方法的列表;3、根据远程服务类及用户从列表中选择的远程方法,基于配置文件确定远程服务类,从接口文件中解析出参数信息,并根据参数信息动态生成并向用户显示参数列表;4、根据用户从参数列表中选择的所需参数,动态生成并向用户显示参数输入界面,用户在参数输入界面中输入所需参数的内容;5、根据用户输入的所需参数的具体内容,形成跨语言协议测试请求,通过跨语言协议测试请求调用远程方法;6、将收到的执行结果结构化并向用户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程序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语言协议测试请求的动态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跨语言服务的软件开发项目(例如,基于Thrift和protobuf)存在以下共同问题:1、结构体庞大;2、结构属性多;3、结构层次复杂。从而,在开发调试或软件测试过程中,客户端请求的构造显得较为困难。
目前业界中,跨语言协议的客户端请求构造还存在如下问题:
1、没有像支持http协议的公用开源的工具(如postman、restclient)来支持thrift与protobuf;
2、采用python脚本,java代码构造请求,且模式都为本地式,不能做到共享,本地式的请求还会涉及到thrift环境的支持,语言jdk的安装等过程;
3、接口文件变更,每次都需要本地编译再修改脚本的过程,对于不同的参数,需要反复修改脚本;
4、对于基于html页面构造请求的普遍模式,若接口文件变更,会经历再编译、修改html页面、修改服务端请求、拼装参数的过程;
5、根据接口属性,查找顶级结构体,要反向一层层根据接口定义文件,不直观,且耗时;
6、若接口文件变更多次,则页面、脚本、服务器请求代码都需要重复多次这样的步骤。
7、若新增thrift接口方法,则需要再次开发,新增页面,新增客户端请求实现。
图1为一种现有方案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接口文件的变更或者新引入thrift文件都需要再次开发、再次维护,成本大。假定单次工作量为m,则n次变更将来的修改成本是m×n次。其中,所述工作量m涉及以下工作:编译;新增远程调用方法;新增或修改页面;web端修改接收参数与远程请求实体对应;发起远程调用。
发明内容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发明人构思了本发明,其涉及一种跨语言测试请求体动态构建的方法和系统,其中,根据指定的方法,生成一定格式的请求体,交给动态模版,动态模版根据用户选择,动态生成页面标签,组装请求数据,发送到服务器作请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语言协议测试请求的动态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配置远程服务类信息、以及各个远程服务类的各个远程方法信息,形成配置文件;步骤2、根据配置文件,动态生成并向用户显示可供调用的各个远程方法的列表;步骤3、根据用户从所述列表中选择的远程方法,基于配置文件确定远程服务类,并从接口文件中解析出跨语言协议测试请求所需的参数信息,并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动态生成并向用户显示可供选择的参数列表;步骤4、根据用户从所述参数列表中选择的所需参数,动态生成并向用户显示参数输入界面,用户在所述参数输入界面中输入所需参数的具体内容;步骤5、根据用户输入的所需参数的具体内容,形成跨语言协议测试请求,通过所述跨语言协议测试请求调用所述远程方法;步骤6、将收到的执行结果结构化并向用户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艺龙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艺龙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79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