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量子真随机数带掌静脉识别认证的加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8693.4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5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于晓艳;田梦哲;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F7/58;G06N9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阚恭勇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识别 加密设备 量子 加密存储 认证模块 真随机数 随机性 随机数产生模块 大容量存储器 生物特征识别 重复利用性 电源电路 静脉图像 连接接口 量子信息 密钥文件 认证领域 使用权限 双重保障 外围电路 一次一密 认证 密钥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量子真随机数带掌静脉识别认证的加密设备,属于涉及加密存储、量子信息和生物特征识别认证领域,本发明要包括:连接接口,电源电路、大容量存储器、量子随机数产生模块、外围电路、掌静脉识别认证模块。通过密钥文件的不可重复利用性和密钥的真随机性实现一次一密,更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掌静脉识别认证模块,且掌静脉图像模板采用加密存储方式,双重保障限制加密设备的使用权限,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加密存储、量子信息和生物特征识别认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量子真随机数带掌静脉识别认证的加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量子计算的不断发展,对信息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多的用户认证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也相应被开发出。
相对于传统的加密方法,软件算法加密在理论上都是可以被破解的。尤其量子技术发展带来的数据处理速度突增和量子算法的优化,极大的威胁传统软件加密算法。相对的一次一密的加密方法更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随着现代量子技术的发展,利用量子效应可以快速生成大量随机数据,为一次一密应用于商用带来了很大的前景。
相对于传统的用户名、密码等方式进行用户身份识别和验证,生物特征识别具有唯一性等特性,更适合用户认证。而静脉识别比指纹识别安全性更高,,手掌静脉网络比手指静脉网络更复杂,特征信息更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真随机数带掌静脉识别认证的加密设备,在基于量子真随机数的加密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了掌静脉识别认证过程,掌静脉图像也以加密方式存储。为加密设备的使用权限增加双保险,相应的也进一步提高了加密设备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量子真随机数带掌静脉识别认证的加密设备,主要包括:连接接口,电源电路、大容量存储器、量子随机数产生模块、外围电路、掌静脉识别认证模块。其中连接接口是与外部数据交互的接口;电源电路与各电路模块连接,完成供电操作;大容量存储器,存储加密过程的中间数据,如密钥文件存储(用于加密和解密的密钥信息)、密钥信息存储(密钥使用情况信息)和外部数据存储(待解密文件及已解密文件),以及掌静脉图像处理数据等;量子随机数产生模块产生真随机数,与大容量存储器连接,将随机数传输到大容量存储器的密钥文件存储模块中;外围电路包括LED或按键等;掌静脉识别认证模块由掌静脉采集模块、掌静脉数据处理模块和掌静脉加密存储模块三部分组成,连接到大容量存储模块和量子随机数产生模块。其中掌静脉采集模块包括照明模块、近红外摄像头模块、传感器和图像传输模块负责采集和传输掌静脉图像,掌静脉数据处理模块负责注册和识别认证等图像处理, 掌静脉图像加密存储模块对图像数据加密存储。
主要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1)在PC端安装本加密设备所需的应用程序。
2)连接接口为USB接口作为与外部数据交互的接口,连接PC端。
3)将硬件加密优盘接入PC端后,加密优盘应用程序启动。
4)掌静脉识别认证模块由掌静脉采集模块、掌静脉数据处理模块和掌静脉加密存储模块三部分组成。掌静脉采集模块中将手掌平放到放置台,传感器感应到压力信息,则相应红外灯点亮,拍摄通过向手掌照射红外光产生的静脉图像。静脉图像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当作为认证比对样本时,图像信息加密存储在掌静脉图像加密存储模块里,完成注册。当进行认证处理时,掌静脉数据处理模块中的认证处理器提取图像的特征,与掌静脉图像加密存储模块中保存的图像特征核对验证。
如果核对验证结果不通过则没有任何使用权限继续等待,如果核对验证结果通过,将处理结果传到设备,开放使用权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86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验证信息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指纹解锁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