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七类逆渗透蛋白基因PnOLP1 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18978.8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7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迪秋;赵秦;李欣;普丽梅;曲媛;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12N15/82;A01H5/00;A01H6/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七 渗透 蛋白 基因 base italic pnolp1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七类逆渗透蛋白基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以及基因工程相关技术研究领域,特别是一种三七类逆渗透蛋白基因
背景技术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病害、昆虫、干旱、淹水等,从而导致其生长发育不良、产量减少,甚至绝收。植物病害是农业生产中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尤其是由真菌、细菌、病毒等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具有传染性、危害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其中真菌病害约占到植物总病害的80%,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由于化学农药具有效率高、速度快、抗菌谱广、成本低、使用简单等优点,成为农作物病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但是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容易使土质退化、环境污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此外,依靠传统育种方法培育抗性品种也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但其时间长、见效慢、投入巨大、抗病资源难以获得。因而,上述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很好地解决植物病害问题。随着重组DNA技术的创立和发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培育抗病植物新品种已取得初步成效,快速、安全、便捷,且有望从根本上解决植物病害问题。
植物在受到外界生物因素如真菌、病毒、昆虫,或不良环境因素如干旱、盐渍、低温等非生物因子引起的胁迫时会作出适宜的应答,并诱导一些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蛋白质原来的合成途径受到抑制,同时产生许多新的蛋白。这些蛋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功能蛋白,主要包括离子通道蛋白、逆渗透调节蛋白(osmotin)、脱毒酶等;另一类是调节蛋白,主要包括转录因子、蛋白激酶和一些信号分子等(何宝坤,李德全. 植物渗调蛋白的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2002, 2: 6-10)。Osmotin蛋白最初是在渗透胁迫下从烟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89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