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硒负载利巴韦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9199.X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3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正方;李英华;朱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47/04 | 分类号: | A61K47/04;A61K31/7056;A61P3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蔡国;马赟斋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巴韦林 纳米硒 制备 亚硒酸钠 维生素C 质量比 感染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硒负载利巴韦林,所述的纳米硒负载利巴韦林可以抑制H1N1流感病毒感染,维生素C、亚硒酸钠和利巴韦林按质量比为0.5‑1.5:0.5‑1.5:0.5‑0.8制备而成。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纳米硒负载利巴韦林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可以用于制备抑制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硒负载利巴韦林,尤其是一种纳米硒负载利巴韦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烧、全身酸痛等多种症状。甲型流感病毒经常发生抗原性漂移或抗原性转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2009年初,墨西哥和美国相继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迅速蔓延至多个国家和地区,给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全球已有214个国家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共计近两万人死亡,该毒株已成为人际间传播的主要流行性毒株之一。
巴韦林(Ribavirin,RBV)又名病毒唑、三氮唑核苷,是一种合成的核苷类似物,通过三氮唑核苷-5’-单磷酸抑制次黄苷单磷酸脱氢酶,进而抑制细胞尿苷三磷酸(GMP)的生物合成,最终抑制病毒复制,发挥抗流感病毒等多种呼吸道病毒的作用。
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主要以硒蛋白的形式发挥生物功能和参与各种生理环节。硒和硒蛋白参与病毒性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也是人们当前感兴趣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硒参与许多病毒感染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宿主细胞内的硒含量会影响许多入侵病毒的突变、复制和毒力。硒的缺失会引起一些RNA病毒(如柯萨奇病毒B3、AIDS、甲型流感病毒、非典型性肺炎冠状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基因组突变的积累,导致与病毒毒力相关的基因结构发生变化。纳米颗粒拥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优良特性,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作为药物的转运载体时,可将药物包裹在内部,减少药物进入体内后发生降解、水解及氧化还原反应,增强药物的稳定性。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和新型纳米制剂的发现,纳米硒的研制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引起了研发人员的关注。大量文献报道修饰或未经修饰的纳米硒可负载抗肿瘤药物,促进药物进入细胞并增强药物的生物活性,达到更强的抗肿瘤效果。
目前关于纳米硒负载利巴韦林在抑制H1N1流感病毒感染中的应用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可以抑制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纳米硒负载利巴韦林。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纳米硒负载利巴韦林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上述纳米硒负载利巴韦林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纳米硒负载利巴韦林,维生素C、亚硒酸钠和利巴韦林按质量比为0.5-1.5:0.5-1.5:0.5-0.8制备而成。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如上所述的纳米硒负载利巴韦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维生素C溶液与亚硒酸钠溶液于透析袋中混合,搅拌,置于水中进行透析,得纯化后纳米硒溶液;
步骤2:将所述的纳米硒溶液中,加入利巴韦林溶液,搅拌,离心弃上清,将沉淀冷冻干燥,即得。
其中,所述步骤1中维生素C溶液的浓度为400μg/ml;亚硒酸钠溶液的浓度为400μg/ml。所述步骤2中利巴韦林溶液的浓度为200μg/ml。
其中,所述维生素C溶液、亚硒酸钠溶液和利巴韦林溶液的体积比为1:40:1。
其中,所述步骤1的搅拌速度为200-300rpm,搅拌时间为0.5-1h。所述步骤2的搅拌速度为200-300rpm,搅拌时间为0.5-1.5h。所述步骤2的离心速度为8000-12000rpm,离心时间为15-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未经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91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