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9485.6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5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锋;石玉航;周皓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诺奕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04 | 分类号: | A61N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贺珊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国***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颅 输入导电装置 物理治疗仪 主机后盖 导电扣 杯型 神经 治疗仪主机 导电装置 电极贴 倒Y型 槽口 医疗器械技术 导电性 治疗仪本体 电性连接 物理治疗 输出 上端槽 卡扣 三段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包括治疗仪主机和电极贴;所述治疗仪主机包括输出导电装置、主机后盖及位于主机后盖内的治疗仪本体;电极贴上设有输入导电装置;输出导电装置与输入导电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输入导电装置包括两个杯型导电扣,该杯型导电扣包括直径不同的三段,分别为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第二段直径小于第一段和第三段直径;所述主机后盖上设有两个倒Y型槽口,因为倒Y型槽口的上端槽宽度小于杯型导电扣第一段的直径从而形成卡扣。本发明保证良好的导电性以及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的稳定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
背景技术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疾病,伴有恶心、呕吐,患者常有抑郁等精神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偏头痛甚至会引起残疾。
目前,对于偏头痛的治疗方式主要为药物治疗以及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药物治疗的方法见效慢。且伴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服用对身体有损伤,且每天需要三餐按时服用,比较麻烦,且花费高。目前市面上的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大多为穿戴式,电极贴的方式大多为按扣式以及触点式电极贴,但是按扣式以及触点式电极贴均穿戴不方便且易产生电极接触不良的现象,从而使得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容易断开并停止工作。
治疗仪穿戴在额头位置,双倒Y形槽口结构提供穿戴导向,解决了眼睛看不到而无法穿戴电极贴的问题;传统金属触片抵触电极贴来传递脉冲信号时,金属触片多次弹性形变后容易出现疲劳,加上电极贴为柔性结构,易出现电极贴接触不良,造成治疗的中断;纽扣按压式电极贴固定方式,穿戴时需用力挤压额头,治疗结束时,电极贴贴合在额头位置,不易取下;公母座永磁体电极贴固定方式无穿戴导向,同时自身重量易增加额头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倒Y型槽口与杯型导电扣相配合形成卡扣的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包括治疗仪主机和电极贴;
所述治疗仪主机包括输出导电装置、主机后盖及位于主机后盖内的治疗仪本体;
电极贴上设有输入导电装置;
所述输出导电装置包括两个输出导电接触件,所述输出导电接触件一端与治疗仪本体电性连接,另一端与输入导电装置实现连接;输出导电接触件包括水平端和弓形端,水平端固定于治疗仪本体上,所述弓形端一端与水平端通过圆弧光滑过渡连接,另一端悬空设置;
所述输入导电装置包括两个杯型导电扣,该杯型导电扣包括直径不同的三段,分别为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第二段直径小于第一段和第三段直径;
所述主机后盖上设有两个倒Y型槽口,所述倒Y型槽口包括相互连通的上端槽和下端槽,所述下端槽宽度>杯型导电扣第一段直径,杯型导电扣第二段直径<上端槽宽度<杯型导电扣第一段的直径;
所述杯型导电扣的第一段伸入倒Y型槽口的下端槽同时将杯型导电扣向上滑动至倒Y型槽口的上端,因为倒Y型槽口的上端槽宽度小于杯型导电扣第一段的直径从而形成卡扣。
所述下端槽为圆柱,上端槽为长方体,下端槽圆柱直径大于上端槽长方形宽度。其中,所述的输出导电接触件通过电极接触片支架固定在治疗仪本体上。
所述上端槽和下端槽均为长方体,下端槽宽度大于上端槽宽度。其中,输出导电接触件通过螺钉在治疗仪本体上。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诺奕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诺奕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9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