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及零交越失真的补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19488.X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0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孙积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08 | 分类号: | H03M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零交越 失真 补偿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及零交越失真的补偿方法。电子装置包括预偏移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级电路及负载电路。控制电路接收并比较由预偏移电路产生的预偏移输入信号以及参考信号以产生至少两个控制信号。控制电路延迟控制信号其中之一以使所述至少两个控制信号之间的启动时段互不重叠。驱动级电路包括至少两个驱动开关,驱动开关分别依据至少两个控制信号而决定其导通状态以驱动负载电路。预偏移电路依据输入信号的极性以及预设偏移值调整输入信号以产生预偏移输入信号。预设偏移值相关于至少两个控制信号互不重叠的时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脉波宽度调变及脉波编码调变的运用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利用预先对输入信号进行补偿以降低或减少零交越失真影响的电子装置以及零交越失真的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脉波宽度调变(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及/或脉波编码调变(Pulse-codemodulation;PCM)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或是将模拟信号数字化的技术,常用于音频设备(如,音响)、马达等需要进行精细信号控制处理的电子设备。
采用PCM或PWM技术的电子设备常将模拟式信号(如,PCM信号或PWM信号)与参考波形信号相互比较以产生驱动级(driver stage)电路的控制信号。驱动级电路通常由两个驱动开关来实现。为了避免这两个驱动开关同时开启或关闭,电子设备的驱动电路通常会让这两个驱动开关的控制信号不会同时导通。然而,由于模拟信号通常为连续性的信号,因此若驱动开关不会同时导通的话,势必会让部分信号的能量耗损,因而导致了零交越失真(Zero Crossing Distortion)的产生。在需要信号对进行精细控制处理的情况下,零交越失真将会导致电子设备发生些许的异常,例如音频不连续、产生杂音、马达运转不顺畅等情形。在需要让信号滑顺而不受噪声影响的相关技术(如,音频设备、具备小型马达的电子设备)中,零交越失真的影响将对使用者造成不良的操作感受。
因此,在采用PCM或PWM技术的电子设备中,如何对可能发生零交越失真的电子设备进行补偿以尽量消除零交越失真的影响,便成为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脉波宽度调变的电子装置以及零交越失真的补偿方法,此电子装置先行将输入信号预先提前或延迟偏移时脉值,以预先对输入信号进行补偿,从而降低或减少零交越失真的影响。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括预偏移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级电路以及负载电路。预偏移电路,获得输入信号以产生预偏移输入信号。控制电路耦接预偏移电路。控制电路接收并比较所述预偏移输入信号以及参考信号以产生至少两个控制信号。所述控制电路延迟所述至少两个控制信号其中之一以使所述至少两个控制信号之间的启动时段互不重叠。驱动级电路耦接所述控制电路。驱动级电路包括至少两个驱动开关,至少两个驱动开关分别依据至少两个控制信号而决定其导通状态。负载电路耦接驱动级电路的至少两个驱动开关。负载电路依据至少两个驱动开关的所述导通状态而被驱动。预偏移电路依据输入信号的极性以及预设偏移值调整输入信号以产生预偏移输入信号,其中预设偏移值相关于至少两个控制信号在启动时互不重叠的时段。
本发明的零交越失真的补偿方法适用于包括负载电路的电子装置。所述补偿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依据输入信号的极性以及预设偏移值调整所述输入信号以产生预偏移输入信号;比较预偏移输入信号以及参考信号以产生至少两个控制信号,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控制信号其中之一被延迟以使所述至少两个控制信号之间的启动时段互不重叠;以及,依据所述至少两个驱动开关的所述导通状态而驱动所述负载电路。所述预设偏移值相关于所述至少两个控制信号在启动时互不重叠的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94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