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4C-HEAs梯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19911.6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7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季伟;柯博仁;傅正义;王为民;王皓;王玉成;张金咏;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7/02 | 分类号: | B22F7/02;B22F3/105;B22F3/1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邬丽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度材料 制备 分段烧结 烧结 金属层 陶瓷层 形貌 多层梯度材料 合金粉末 机械合金 界面连接 上升变化 烧结成本 性质变化 一体结构 整体梯度 中间层 混料 少层 | ||
本发明涉一种B4C‑HEAs梯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梯度材料由N层材料烧结为一体结构,其中N≥5,N层材料自上而下由富陶瓷层通过多个中间层逐步过渡到富金属层,每层的HEAs质量呈梯度上升变化,所述HEAs是由机械合金方法制备的合金粉末,所述富陶瓷层的HEAs含量为1wt%~50wt%,硅的含量为0wt%~5wt%,其余为B4C;所述富金属层的HEAs含量为50wt%~100wt%,硅的含量为0wt%~5wt%,其余为B4C。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混料步骤、分段烧结步骤和连接步骤。本发明分段烧结梯度材料,每层都具有高致密度,再将几段少层梯度材料连接成多层梯度材料,材料整体梯度结构更加丰富,显著降低烧结温度,减少烧结成本;所制备的材料整体强度高、各层致密度高、界面连接好且具有明显梯度形貌和性质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和金属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4C-HEAs梯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功能梯度材料(Functional Graded Materials,简称FGM)是由日本学者Kawasaki和 Watanab在上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和制备的,具有优异的抗热震性能和抗裂纹扩展性能。 FGM现已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核工程中的核反应第一层壁及周围材料、等离子体测试和控制用窗口材料;机械工程中的陶瓷发动机、耐磨机械构件、耐热机械构件和耐腐蚀机械构件;生物工程材料中的人造齿、人造骨/人造关节和人造脏器以及轻质陶瓷材料等。
梯度材料是新型防护科技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是现代生产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生存之术。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低密度的特点,以其作为材料不仅能消耗冲击物的动能,还可借助高熔点的特性来分散金属冲击物的熔融金属射流,是优良的材料之一。
碳化硼(B4C)是陶瓷材料中密度最小的,甚至比铝还低,仅为2.52g/cm3。其硬度在自然界中仅次于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CBN),尤其是近于恒定的高温硬度(>30GPa)更是远远超过金刚石和CBN,同时B4C还具有高熔点(2450℃)、高模量、耐磨性好、耐酸碱性强等特点,并具有良好的中子、氧气吸收能力、较低的膨胀系数(5.0×10-6·K-1)、热电性能(140S/m,室温)。但由于B4C结构中存在90%以上的共价键导致其自扩散系数很低难以烧结,需加入第二相材料进行复合,在加入第二相材料的同时,如何保持其耐腐蚀、高硬度等特性是一个难题。
叶均蔚等在1995年突破材料设计的传统理念,在非晶合金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合金设计理念,称之为多主元高熵合金(High Entropy Alloys,HEAs)。高熵合金是由5种以上元素组元按照等原子比或近等原子比合金化,一般形成固溶体的一类混合熵较高的合金。由于具有热力学上的高熵效应、结构上的晶格畸变效应、动力学上的迟滞扩散效应、性能上的鸡尾酒效应,容易获得热稳定性高的固溶体相和纳米结构甚至非晶结构,高熵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高抗氧化性、高耐腐蚀性等传统合金所不能同时具备的优异性能,成为近些年来最有发展潜力的3大热点之一,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同时高熵合金与陶瓷具有良好的润湿性,与陶瓷共存时能形成低共熔点的中间相,降低陶瓷的烧结温度,提高陶瓷的致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99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