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棕色蘑菇废菌渣处理纺织印染染料废水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419919.2 申请日: 2018-05-04
公开(公告)号: CN108622974B 公开(公告)日: 2020-12-04
发明(设计)人: 李政;王玉;刘东妮;何贵东;巩继贤;张健飞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2F1/28 分类号: C02F1/28;C02F1/72;B01J20/24;B01J20/30;C02F103/30;C02F101/30
代理公司: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代理人: 韩剑峰
地址: 300387 ***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采用 棕色 蘑菇 废菌渣 处理 纺织印染 染料 废水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属于染料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棕色蘑菇废菌渣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包括步骤:将棕色蘑菇菌渣在105℃干燥3.5h至恒重;取10g棕色蘑菇菌渣浸入200mL的10g/L三氯化铁溶液中,在转速为150r/min,温度25℃下负载2h后取出,干燥后,得负载三氯化铁的棕色蘑菇菌渣;将菌渣按照:2‑5g/100mL的用量加入废水;在温度20‑30℃、60‑180r/min,进行震荡吸附和氧化分解3‑8h。本发明将农业废弃物——棕色蘑菇菌渣用于印染行业的染料吸附中,实现了“以废治废”。吸附率高,可重复使用30次以上,吸附分解率未有明显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染料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棕色蘑菇废菌渣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印染废水是指棉、毛、化纤等纺织产品在预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水。印染废水成分复杂,主要是以芳烃和杂环化合物为母体,并带有显色基团(如-N=N-、-N=O)及极性基团(-SO3Na、-OH、-NH2).这些有机物分子具有浓度高,难降解物质多,色度高、毒性大和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于难降解废水、传统的水处理方法不理想。在纺织印染行业中,由于大多数染料难以生物降解、有毒,有些甚至致癌。这些染料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将极大的危害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染料废水的处理一直备受关注。如何使印染废水脱色是处理印染废水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研究最佳的脱色方法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努力的方向。

目前,针对废弃染料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具体的来说包括混凝沉淀、化学氧化、离子交换、吸附脱色、光催化氧化、高压脉冲电解及生物降解等。但由于染料的可生化性差,生物处理不仅效果不好,而且不完全降解的染料反而会产生毒性更强的低分子代谢物。

而利用物理-化学组合法,先用物理法吸附剂吸附富集,再以化学法进行氧化分解,达到彻底处理的方法不但简单易行,而且经济有效。

污水处理中的吸附剂均属于多孔性物质,最常见的为活性炭。但随着不同工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工农业废弃物产生。“以废治废”的思想被广泛使用,在吸附剂的选择上,更加偏向于使用工农业废弃物(如林业废弃物木屑,发酵行业的废菌丝体,水果废弃物等)来代替活性炭,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例如公开号为105561938A的发明《一种木屑填充固定床吸附偶氮染料的方法》将木屑填充固定床来吸附偶氮染料。

公开号:105170109A的发明《一种处理染料废水的生物吸附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中提到了将食用菌废弃物用于吸附染料。公开号为1401590的发明《菌丝体表面包覆生物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中利用柠檬酸菌、酵母菌、青霉菌或真菌菌丝体,包覆层材料为葡聚糖、壳聚糖或壳聚糖衍生物。菌丝体粒径≤3mm,包覆层与菌丝体的用量比为1-0.01g/g。该发明采用包覆方法或在包覆同时进行印迹处理的方法,得到表面包覆生物吸附剂或表面包覆印迹生物吸附剂。适用于重金属离子含量5-2000ppm、pH为2-11范围的废水处理。本发明提供的生物吸附剂成本低,吸附容量能达到30-100mg/g,可多次使用达20次。主要用于染料废水、冶金废水、制革废水及含酚废水等的治理。》

公开号为102247809A的发明《一种油茶果壳生物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中将油茶果壳制备生物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上述文献公开的处理方法原料组成及工艺均比较复杂,费时、费力而处理效果并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一种新型的食用菌——棕色蘑菇菌的菌渣为基础材料,利用该材料的多孔性和高比表面的特性。经负载三氯化铁后,用于染料废水的一步法吸附和降解。本发明以毛用活性红,分散黄,亚甲基蓝三种染料为例来说明本发明方法处理染料废水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棕色蘑菇废菌渣处理纺织印染染料废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99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