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剂母液、道路沥青及其制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0563.4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7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徐青柏;宣根海;陈杰;宁爱民;李志军;程国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91/00;C08L53/02;C08L9/06;C08K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剂 母液 蒽油 间氯过氧苯甲酸 道路沥青 制法 沥青 高分子聚合物 杂原子化合物 化学反应 高低温性能 过氧基团 沥青结构 热稳定性 原料用量 煤沥青 重量份 胶核 吸附 羰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剂母液、道路沥青及其制法。该改性剂母液,以重量份计,原料用量如下:蒽油75~95份,间氯过氧苯甲酸1~12份,高分子聚合物4~20份。本发明由于间氯过氧苯甲酸中过氧基团的存在,使得羰基的活性较强,更容易与蒽油馏分的杂原子化合物发生多种复杂的化学反应,从而使得蒽油组分更容易吸附在煤沥青的胶核周围,沥青结构组成趋于合理,沥青的高低温性能都得到加强,沥青的热稳定性也得到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改性剂母液、道路沥青及其制法,特别是一种由煤沥青和石油沥青为原料生产的道路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道路沥青市场需求也同步高速增长。当前,石油资源日益匮乏,而煤焦油沥青(煤沥青)的加工附加值低、市场价格仅为石油沥青的一半左右,为此,研究人员在不断探究是否能将煤沥青作为生产道路沥青的原料。传统方法生产的煤沥青存在着诸如热敏性差、易老化、延展性差等缺点,无法满足道路工程建设的需要。针对煤沥青使用性能方面的缺点,将煤沥青与石油沥青混合,能够提升道路沥青材料性能,是一种可行的实用技术之一。
以SBS为高分子改性剂所制备改性石油沥青,由于SBS的改性作用,改善了石油道路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及感温性,使得改性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抗疲劳性均得到提高。
CN101985526A公开了一种高等级公路用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采用69%~90%的石油沥青、5%~30%的煤沥青、1%~10%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等制备复合改性沥青的方法,其制备工艺是将石油沥青、煤沥青及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等共同加热并经胶体磨研磨、搅拌发育制备成目标产品。采用常规的改性沥青生产工艺将全部物料都研磨剪切,研磨时间长、动力消耗大。由于煤沥青的沥青质含量过高,在沥青胶体结构中胶核数量过多,影响沥青的胶体结构组成,会导致沥青柔韧性不好,弹性及低温性能变差,热储存稳定性能也不佳。
CN103694716A公开了一种改性的煤沥青及其制备方法,采用10~20份的石油沥青、50~30份的煤沥青、1~4份的SBS、5~35的废橡胶粉、0.5~1份的阻燃剂等制备改性沥青的方法。此方法中,煤沥青占比较高(50~30份的煤沥青),石油沥青占比较少(10~20份的石油沥青),同时由于煤沥青的沥青质含量过高(通常大于20%),导致沥青胶体结构中的沥青质含量过高,沥青胶体组成匹配不合理,会导致沥青柔韧性不好,低温性能及热储存稳定性变差。另外,在沥青中添加5~35份的废橡胶粉会导致沥青的拌合温度过高及热储存稳定性变差。其制备工艺是将石油沥青、煤沥青及助溶剂与SBS预先混合,再经胶体磨研磨,同时研磨过程需要将石油沥青、煤沥青及助溶剂与SBS等占比较大组分过磨研磨,研磨体量大、动力消耗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剂母液、道路沥青及其制法,特别是以煤沥青和石油沥青原料生产的道路沥青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改性剂母液与煤沥青和石油沥青相配合制备道路沥青,有利于提高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及热储存稳定性。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改性剂母液,以重量份计,原料用量如下:
蒽油 75~95份,优选为80~92份,
间氯过氧苯甲酸 1~12份, 优选为 2~10份,
高分子聚合物 4~20份,优选为6~18份。
其中,所述蒽油的馏程为285~385℃,优选为290~365℃。
所述的间氯过氧苯甲酸的质量浓度为80%~99%。
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SBS或SBR,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量为10~20万。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制备改性剂母液的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05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合物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性剂母液和道路沥青及其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