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底线阵的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0722.0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8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白强;马庆峰;韩焱飞;张婧;袁新;杜大伟;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单虎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鳌山卫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阵 回收装置 回收 锚块 丢弃 连接杆 释放钩 释放器 浮体 根系 吊环 水深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线阵的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包括海底线阵和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的结构由回收端和丢弃端组成,海底线阵和回收装置经由一根系留缆连接,系留缆的长度等于水深的两倍,其中,所述回收端由浮体、连接杆、释放器、释放钩组成;所述丢弃端由锚块吊环和锚块组成。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可靠,有效保证海底线阵的顺利回收,增加了海底线阵回收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监测技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海底线阵的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海底线阵是海洋探测领域利用声学或电磁学成阵技术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的系统,当海底线阵完成任务后要对其进行回收。
目前,我国对海底线阵的回收方法大多采用在水面上设置一水面浮标,利用系留缆连接水面浮标和海底线阵,通过水面浮标对海底线阵进行回收。这种方法的缺点一是水面浮标在风、浪、流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很大的漂移力和摇荡运动,会通过系留缆传递到海底线阵,干扰海底线阵的正常工作;二是水面浮标暴露在水面,容易被人为破坏致其下沉或丢失,从而失去设备和宝贵的数据。因此,如何保证海底线阵的正常工作,保证海底线阵的安全和可靠回收成为海底探测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底线阵的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底线阵的回收装置,包括海底线阵和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的结构由回收端和丢弃端组成,海底线阵和回收装置经由一根系留缆连接,系留缆的长度等于水深的两倍,其中,
所述回收端由浮体、连接杆、释放器、释放钩组成;
所述丢弃端由锚块吊环和锚块组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收装置的浮心位于重心的上方,使其具有一定的扶正力矩,保证回收装置在海底呈竖直状态,回收装置的回收端为正浮力,保证回收端在回收时上浮;回收装置的丢弃端为负浮力;回收端和丢弃端组合在一起时为负浮力,保证回收装置下沉到海底。
一种海底线阵的回收装置的回收方法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布放时,依次布放海底线阵、系留缆和回收装置。
回收时,释放器执行释放动作,释放钩打开,回收装置的回收端上浮至水面,依次对回收装置的回收端、系留缆和海底线阵进行回收,回收装置的丢弃端留在海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可靠,有效保证海底线阵的顺利回收,增加了海底线阵回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与海底线阵连接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与海底线阵连接后的回收方法示意图。
其中,1-海底线阵、2-系留缆、3-回收装置、4-释放器、5-连接杆、6-浮体、7-释放钩、8-锚块吊环、9-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海底线阵的回收装置,包括海底线阵1和回收装置3,所述回收装置3的结构由回收端和丢弃端组成,回收端由浮体6、连接杆5、释放器4、释放钩7组成,丢弃端由锚块吊环8和锚块9组成。
回收装置3的浮心位于重心的上方,使其具有一定的扶正力矩,保证回收装置3在海底呈竖直状态,回收装置3的回收端为正浮力,保证回收端在回收时上浮;回收装置3的丢弃端为负浮力;回收端和丢弃端组合在一起时为负浮力,保证回收装置3下沉到海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未经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07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