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门窗安装工艺及新型门窗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1236.0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8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福宏 |
主分类号: | E06B1/62 | 分类号: | E06B1/62;E06B7/23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463300 河南省驻马***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门窗 门窗 安装工艺 连墙件 整体单元 固连 成品保护 防水控制 节能环保 门窗安装 放线 连窗 测量 墙壁 达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门窗安装工艺及新型门窗结构,安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测量放线,确定门窗的安装位置;步骤二:将门窗连墙件固定在门窗安装位置的墙上;步骤三:将整体单元式门窗固定到门窗连墙件上。新型门窗结构,包含整体单元式门窗以及门窗连墙件,所述门窗连墙件具有用于固连墙壁的连墙端以及用于固连所述整体单元式门窗的连窗端。本发明的新型门窗安装工艺及新型门窗结构具有工期短、交叉工序少、防水控制好、成品保护易控制、节能环保容易达标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的外墙围护结构门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门窗安装工艺及新型门窗结构。
背景技术
现阶段我国外墙金属门窗的现场的施工工艺是一种组装式的安装方法(传统式)。传统式门窗的工艺流程如下:测量放线→安装窗框→塞缝、刷防水→安装固玻、打胶→安装门窗扇→调试→清洁→验收、移交。
传统式的施工工艺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及缺点:
1、工期长;例如:一万平方米的金属门窗正常的工期最少需要3~5个月。
2、工序交叉多;窗框安装之后是塞缝防水,防水做完是外墙抹灰,抹灰之后是外墙面层(外墙漆或外墙砖),之后才能安装固玻。
3、防水难控制;传统式门窗的工艺无法杜绝漏水点。
4、成品保护难;传统式门窗的工艺是窗框安装之后是塞缝防水、外墙抹灰、外墙面层等工序之后才能安装固玻等后续门窗工序,窗框安装之后的这些工序都会对窗框造成污染和损坏,无法杜绝,保护做的好,造成的污染和损坏会少一些,但是成品保护的费用也会高很多。
5、节能环保难以达标;传统式门窗的工艺是以现场组装为主,受现场施工条件的限制,结构较松散,尺寸误差较大,密封性能,保温性能,隔音降噪等方面都不是能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现场施工工期短、交叉工序少、防水控制好、成品保护易控制、节能环保容易达标等优点的新型门窗安装工艺及新型门窗结构。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新型门窗安装工艺,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一:测量放线,确定门窗的安装位置;
步骤二:将门窗连墙件固定在门窗安装位置的墙上;
步骤三:将整体单元式门窗固定到门窗连墙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门窗连墙件通过预埋的方式固定在墙上,所述门窗连墙件的部分锚固在墙内。
进一步地,待门窗安装位置确定好后,再将所述门窗连墙件固定到墙上。
进一步地,整体单元式门窗为根据步骤一的测量数据定制。
进一步地,还包含步骤四:清理保护膜。
进一步地,所述整体单元式门窗通过吊装的方式升至合适高度再固定到门窗连墙件上。
新型门窗结构,包含整体单元式门窗以及门窗连墙件,所述门窗连墙件具有用于固连墙壁的连墙端以及用于固连所述整体单元式门窗的连窗端。
进一步地,所述连墙端与连窗端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连窗端为一L形件,其包含两个相互垂直的侧边,其中一个侧边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另一个侧边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整体单元式门窗的连接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单元包含螺栓以及螺母,所述整体单元式门窗由玻璃以及框架组成,所述框架的至少两侧边具有滑槽,所述螺栓的头部置于所述滑槽内,且螺栓的螺纹部伸出所述滑槽并通过所述螺母连接所述连墙端。
进一步地,所述整体单元式门窗的四周均设置有挡水胶条,且所述整体单元式门窗与门窗连墙件的连窗端之间设置有密封胶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福宏,未经刘福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12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