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牵引车高压线束布置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1682.1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1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曾小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小真 |
主分类号: | H02G1/08 | 分类号: | H02G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于鹏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壳体 控制调节装置 布置装置 高压线束 智能活动 安装架 控制键 皮带架 牵引车 移动轮 焊接 新能源 一体化结构 垂直连接 间隙配合 内侧表面 平行安装 嵌入装置 输出电线 左右两侧 下表面 支撑架 智能化 边角 壳体 线束 显示器 契合 电线 架设 分类 | ||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牵引车高压线束布置装置,其结构包括:移动轮、安装架、皮带架、智能活动控制调节装置、控制键、显示器、支撑架、装置壳体,移动轮两两相互平行安装在装置壳体下表面的四个边角两者垂直连接成一体化结构,安装架设于装置壳体左右两侧面的前端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皮带架包裹着安装架的内侧表面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智能活动控制调节装置位于装置壳体的内部两者契合连接在一起,控制键嵌入装置壳体的左侧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线束在整理的时候能够使得装置能够根据电线的大小进行调节,同时可以调节分类的大小,并且能够使得装置能够分开输出电线,从而达到使得装置能够更加的智能化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牵引车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新能源牵引车高压线束布置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汽车等。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天然气(NG)、液化石油气、乙醇汽油、甲醇、二甲醚之外的燃料。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因国家不同其提法也不相同,在日本通常被称为低公害汽车,2001年以日本国土交通省、环境省和经济产业省制定了低公害车开发普及行动计划。该计划所指的低公害车包括5类,即: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以甲醇为燃料的汽车、排污和燃效限制标准最严格的清洁汽油汽车。
线束一组金属线和电缆绑在一起,运载设备之间来往的信号和电源的连接。是汽车电路中连接各电器设备的接线部件,由绝缘护套、接线端子、导线及绝缘包扎材料等组成。
但现有技术的线束在整理的时候无法使得装置能够根据电线的大小进行调节,同时无法调节分类的大小,并且无法使得装置能够分开输出电线,从而无法使得装置能够更加的智能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新能源牵引车高压线束布置装置,其结构包括:移动轮、安装架、皮带架、智能活动控制调节装置、控制键、显示器、支撑架、装置壳体,所述移动轮两两相互平行安装在装置壳体下表面的四个边角两者垂直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安装架设于装置壳体左右两侧面的前端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皮带架包裹着安装架的内侧表面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智能活动控制调节装置位于装置壳体的内部两者契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控制键嵌入装置壳体的左侧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撑架垂直与装置壳体上表面的中央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显示器设于支撑架的上侧表面两者组成一体化结构;
所述智能活动控制调节装置设有手动调节装置、动力调节装置、动力输出装置、活动限位装置、活动卡位装置、位移调节装置、顶动固定装置;
所述手动调节装置位于设备内部的下端两者相互贯穿并且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动力调节装置位于手动调节装置的右侧表面两者契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垂直于动力调节装置的上端面并且与其啮合连接,所述活动卡位装置与动力调节装置通过带体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位移调节装置设于活动卡位装置的外侧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动固定装置垂直于位移调节装置的上侧面两者活动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小真,未经曾小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16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