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海拔珍贵山茶资源的驯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1774.X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8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蔡仕珍;叶充;李西;马钧;黄卓;龙聪颖;邓辉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30 | 分类号: | A01G2/30;A01G17/00;A01G31/00;A01G24/28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靠合 驯化 红山茶 油茶 高海拔 培育 山地 温暖气候 结实率 切削 耐热 枝条 冠层 扩繁 芽苗 幼苗 亚热带 抗病 下山 改良 生长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海拔珍贵山茶资源的驯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耐热抗病油茶的选择;(2)油茶幼苗的培育;(3)靠合枝条的选择及靠合面的切削;(4)靠合处理及培育。本发明创造了一种用生长旺盛,结实率高,能适应亚热带温暖气候的油茶芽苗与山地红山茶冠层靠合改良和扩繁技术来驯化红山茶,为山地红山茶下山后的培育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海拔珍贵山茶资源的驯化方法。
背景技术
红山茶是山茶科红山茶组多功能植物,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世界珍贵花木,具食用药用观赏等用途。全组57种植物,有55种产于中国,资源非常丰富。其红色花系花色艳丽、花朵直径可达13cm以上、花形多而优美,花量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但红山茶组的很多山茶资源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上山间林地和坡谷,资源储量非常有限,受低温高湿山地生长环境的长期影响,形成了对山地气候的适应性,将其直接从山上采挖植株下山驯化,然后推广应用途经基本不现实。此外,由于山地气候的特殊性,山地山茶通常1-4月开花,山茶花属虫媒花,山地昆虫少,花朵授粉结实率低,种子种皮厚而坚硬,成熟期长,成熟种子落入地面容易被小动物取食,批量采收困难,种子萌发障碍明显,即使在原生地也很难在大树下面或者周围见到小苗,所以受种源量和种子萌发障碍的限制,通过种子途径下山播种育苗驯化后应用也难于实现,这就导致多种珍贵红山茶被困山中,无法满足批量化培育和应用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海拔珍贵山茶资源的驯化方法,可有效解决红山茶下山栽培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海拔珍贵山茶资源的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前一年标记优质耐热油茶,在10月底到11月果皮开裂时采收优质种子,并用经消毒处理后的粗沙将其覆盖;
(2)3月中旬取出种子,用100~150mg/L的赤霉素浸泡30~40min,取出播种于基质中,覆土1~1.5cm,并覆盖避雨薄膜,常规管理,待6月幼苗生长至5~6片叶片时备用;
(3)选择处于6月时期的山地红山茶冠层优质春梢,使油茶幼苗能自然与春梢相接触,然后分别切削油茶幼苗和红山茶春梢的靠合面;其中,红山茶春梢靠合面从上往下切削,形成长度为3-4cm,且切至木质部的斜面,油茶幼苗靠合面切削方向与红山茶春梢靠合面相反,与红山茶春梢靠合面尺寸相同;
(4)调整油茶幼苗和红山茶春梢的靠合面,使两者相互靠合,然后捆扎固定,最后套上树罩,待油茶幼苗和红山茶春梢成功愈合后,保留红山茶与油茶靠合口以上的春梢,在靠合处以下0.5cm处用利刀剪断红山茶春梢枝条,同时保留油茶与红山茶靠合处以下的芽苗,在靠合处以上0.5cm处剪去油茶芽苗的主枝,将靠合完成植株取下树冠,并在山地进行30%遮光越夏培育,秋天以后带至山下,进行常规驯化培育。
进一步地,步骤(1)中消毒处理时使用的消毒液为多菌灵500倍消毒液。
进一步地,步骤(2)中赤霉素浓度为100mg/L。
进一步地,步骤(2)中基质为越西草炭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采用油茶芽苗作为靠合体植株的地下部和地面基部,油茶生长旺盛,结实率高,芽苗的愈合和可改良性优良,能较好地适应亚热带温暖气候,可为山地红山茶下山后的培育和应用奠定基础,再选择处于6月的山地红山茶的冠层枝条与油茶芽苗进行靠合改良,此时的冠层枝条生长最旺盛、营养积累也比较充实,可有效的保证山地红山茶在靠合过程中的成活率。
2、通过搭建支架支撑山地红山茶,可避免其在靠合过程中产生晃动,以保证靠合过程的顺利进行,靠合完成后再在树冠外层支架外围上搭建保护树体的树罩,防山风吹扰树枝对靠合成功率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17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