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拼装式的临时支护系统及其支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22168.X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8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发;殷洪波;付斌;杨进京;丁文云;张海波;陶伟明;刘正初;田鲁鲁;杨翔;肖勇刚;李贵民;袁云洪;李传琳;赵海燕;孙希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罗继元 |
地址: | 6502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拼装 临时 支护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拼装式的临时支护系统及其支护方法,旨在提供一种支护效果好的临时支护系统及其支护方法。其中的临时支护系统包括上部钢架接头、上部支座、位移计、油缸、缸体底座、下部支座、下部支护钢架、下部钢架接头、油泵及上部支护钢架;所述下部支护钢架位于下部钢架接头的下端,并通过焊接方式与下部钢架接头连接;所述下部支座位于钢架接头的上端,并通过紧固螺栓与支钢架接头连接;所述油缸的缸体底座呈球状;所述下部支座的上端具有球状凹槽;所述油缸的缸体底座放置于下部支座的球状凹槽上,并通过卡扣与下部支座连接固定;所述油泵的出油口通过进油管与油缸的进油咀连接,所述油泵的回油口通过回油管与油缸的回油咀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拼装式的临时支护系统及其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不良地质环境条件下的隧道工程更加常见,隧道偏压及软弱围岩大变形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也逐渐增多,因此如何在隧道开挖初期进行有效支护并控制收敛变形成为亟待解决的施工难题。目前隧道施工普遍采用台阶法,台阶法临时支护一般采用增设临时仰拱(横撑)的方法,既在隧道台阶开挖形成后,在台阶上按一定间距施做弧形钢架,对隧道初期支护钢架形成支撑,同时喷混凝土进行封闭;待隧道侧向发生形变时,临时仰拱同时发生压缩,从而产生与变形方向相反的支撑力作用于隧道侧向围岩以控制其变形。这种结构可以对隧道侧向变形起到一定的支顶作用,但由于只能被动施加荷载,无法在隧道变形前实现主动支护。同时为保证隧道开挖安全,常在隧道建设过程中对隧道围岩压力以及围岩变形进行监测,目前针对隧道围岩压力监测普遍采用埋设压力盒的方式进行,但由于压力盒与围岩在某些情况下很难完全密贴,而且受喷混及安装作业影响较大,测量数据存在一定误差;而隧道变形监测则成为单独项目,需要在外部进行单独作业,施工作业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支护变形小,可主动支护且能够进行对隧道变形进行实时监测的临时支护系统及其支护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拼装式的临时支护系统,包括上部钢架接头、上部支座、位移计、油缸、缸体底座、下部支座、下部支护钢架、下部钢架接头、油泵及上部支护钢架;所述下部支护钢架位于下部钢架接头的下端,并通过焊接方式与下部钢架接头连接;所述下部支座位于下部钢架接头的上端,并通过紧固螺栓与下部钢架接头连接;所述油缸的缸体底座呈球状;所述下部支座的上端具有球状凹槽;所述油缸的缸体底座放置于下部支座的球状凹槽上,并通过卡扣与下部支座连接固定;所述油泵的出油口通过进油管与油缸的进油咀连接,所述油泵的回油口通过回油管与油缸的回油咀连接;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为半球形;所述上部支座位于油缸的活塞杆上端,所述上部支座的下端具有与活塞杆端部相适配的凹槽,且活塞杆端部嵌入上部支座下端的凹槽内;所述上部钢架接头位于上部支座的上端,并通过螺栓与上部支座连接;所述上部支护钢架位于上部钢架接头上端,并与上部钢架接头焊接连接;所述位移计一端与通过下部连接板与油缸的缸体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上部连接板与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油缸的缸体底座上设置与卡扣连接用的环形凹槽。
优选的是,还包括远程控制终端;所述油缸采用无线控制油泵,所述位移计采用无线弹性位移监测仪;所述远程控制终端分别与无线控制油泵及无线弹性位移监测仪电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下部支护钢架采用型钢钢架。
优选的是,所述上部支座上设置连接用的第一螺栓孔。
优选的是,所述下部支座上设置连接用的第二螺栓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21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