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焙烧的碳化硅匣钵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24427.2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4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向若飞;李远兵;李淑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4B35/565;C04B35/106;F27D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锂电池 正极 材料 焙烧 碳化硅 匣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焙烧的碳化硅匣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是:
步骤一、以40~55wt%的氧化铝粉、30~40wt%的锆英石和10~20wt%的苏州土为混合料,外加所述混合料4~6wt%的五氧化二钒和5~8wt%水,混合均匀,制得工作层混合料;
步骤二、以30~45wt%的滑石、10~20wt%的所述氧化铝粉和40~50wt%的所述苏州土为基质料,外加所述基质料40~50wt%的水,球磨5~7h,烘干,破碎,制得基质粉料;
步骤三、以60~75wt%的碳化硅骨料和25~40wt%的所述基质粉料为原料,外加所述原料5~10wt%的结合剂,混合均匀,机压成型,制得匣钵基体;
步骤四、在所述匣钵基体的底部工作面均匀分布一层所述工作层混合料,所述工作层混合料的料层厚度为2~4mm;然后对所述料层进行机压,干燥;再于1370~1400℃条件下保温8~10h,制得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焙烧的碳化硅匣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焙烧的碳化硅匣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粉的Al2O3含量≥99wt%,所述氧化铝粉的粒径小于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焙烧的碳化硅匣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锆英石的ZrO2含量≥65wt%;所述锆英石的粒径小于89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焙烧的碳化硅匣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苏州土的Al2O3含量≥35wt%;所述苏州土的粒径小于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焙烧的碳化硅匣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五氧化二钒的V2O5含量≥95wt%;所述五氧化二钒的粒径小于5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焙烧的碳化硅匣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石的MgO含量≥30wt%;所述滑石的粒径小于5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焙烧的碳化硅匣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骨料为绿色碳化硅或为黑色碳化硅;所述碳化硅骨料的SiC含量≥98wt%;所述碳化硅骨料的颗粒级配为:粒径小于2mm且大于等于1mm为50~60wt%,粒径小于1mm且大于等于0.5mm为20~25wt%,粒径小于0.50mm为20~25w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焙烧的碳化硅匣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剂为碱性硅溶胶、水玻璃和碱性纸浆废液中的一种。
9.一种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焙烧的碳化硅匣钵,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焙烧的碳化硅匣钵是根据权利要求1~8项中任一项所述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焙烧的碳化硅匣钵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焙烧的碳化硅匣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442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