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四氟乙烯超滤膜亲水改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5188.2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7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7/00 | 分类号: | B01D67/00;B01D69/02;B01D71/3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朱枫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四氟乙烯 改性 界面聚合反应 浸入 亲水改性 滤膜 原膜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聚四氟乙烯膜 均苯三甲酰氯 工业化应用 钛酸四丁酯 热处理 表面附着 耐污染性 水解反应 超滤膜 改性剂 亲水性 钛酸酯 烘干 膜片 通量 酰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四氟乙烯膜亲水改性方法,将聚四氟乙烯浸入均苯三甲酰氯和钛酸四丁酯的油相溶液中,烘干后再浸入哌嗪水相溶液中进行界面聚合反应;热处理后在原膜表面附着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和聚哌嗪酰胺,滤膜的通量显著提高。本发明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和钛酸酯水解反应对原膜表面进行改性,改善膜片亲水性;所改性的聚四氟乙烯滤膜具有较高的渗透选择性和耐污染性,改性方法简单易行,所用改性剂简单易得,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膜的表面改性工艺,具体是指一种聚四氟乙烯滤膜表面亲水改性方法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PTFE)由于独特的分子结构,使其具有各种优异的性能:优异的热稳定性(长期使用温度范围-180~250℃),高度的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电绝缘性,理想的防粘性,优秀的自润滑性,长期的耐大气老化性,良好的不燃性和适中的机械强度等。目前,聚四氟乙烯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膜分离领域。虽然聚四氟乙烯有诸多的优点,但是由于该材料表面能很低(临界表面张力1.8mN/m),表面疏水性极高(与水的接触角超过100度),过滤水相原料时,流体需克服较高的传质驱动力,能耗大,水通量较低。而且超疏水表面极易吸附有机类杂质,造成严重的膜污染,影响膜的长期使用。
国内外开展了大量关于聚四氟乙烯表面改性的研究,如辐射接枝法、高温熔融法、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法等。虽然这些方法一定程度上都提高了亲水性,但都具有各自的缺点。辐射接枝法虽然操作简易、清洁,但是在接枝的同时会对原膜结构造成破坏,使其力学性能下降;高温熔融法虽然耐候性和耐湿热性较好,但是高温使膜变形,改变膜孔的结构;等离子体处理过程绿色快捷,但处理后性能提升并不明显,且维持时间很短。因此,发明一种高效、持久且不对聚四氟乙烯原膜结构造成破坏的亲水改性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聚四氟乙烯分离膜表面疏水、易污染的缺点,提出了一种聚四氟乙烯滤膜简单、高效的亲水改性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聚四氟乙烯超滤膜亲水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均苯三甲酰氯加入到乙酸乙酯中,加热至35-40℃,搅拌溶解成油相;将钛酸四丁酯加入油相中,加热至35-40℃,搅拌形成均一透明溶液,密封静置2小时以上;将哌嗪溶解制成水相溶液,调节其pH至9.5-10.5,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将聚四氟乙烯原膜浸泡在油相溶液中,然后放入鼓风干燥箱中烘干;再浸泡在水相溶液中,反应充分后放入烘箱烘干成膜。
进一步地,油相溶液中,以乙酸乙酯为溶剂,钛酸四丁酯的浓度为0.5-5%,均苯三甲酰氯的浓度为0.1%;水相溶液中,哌嗪浓度为0.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浓度为0.05-0.15%;以上浓度单位均为g/ml。
更进一步地,是以0.2mol/L的磷酸钠和0.5mol/L的盐酸以5:2的体积比混合后,加入水相溶液中,调节其pH为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和钛酸酯水解反应对聚四氟乙烯滤膜进行表面改性,在原膜表面引入亲水的基团和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在不破坏原膜结构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原膜的通量,且改性效果持久。所用的改性剂易得,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51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泡膜清洗剂
- 下一篇:分支孔数为18的新型树型纳米级圆柱孔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