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玻璃海绵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6349.X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6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彦菊;冷劲松;辛晓洲;赵伟;刘立武;张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88 | 分类号: | A61F2/88;B33Y10/00;B33Y80/00;A61L27/06;A61L27/18;A61L27/50;A61L27/5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组织工程支架 筋肋 制备 形状记忆聚合物 海绵支架 形状记忆 医用支架 基线 两组 周壁 形状记忆聚氨酯 经线 形状记忆合金 玻璃 打印材料 改变结构 合金支架 聚己内酯 螺旋环绕 圆筒结构 聚乳酸 圆筒壁 病患 通孔 外壁 轴向 打印 开口 环绕 制造 | ||
1.一种仿玻璃海绵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仿生组织工程支架(1)和筋肋(2),所述的仿生组织工程支架(1)为由一组轴向的支架经线(5)和两组螺旋环绕的支架基线(4)构成的带有通孔(3)的圆筒壁,且两组支架基线(4)为双向环绕,即两组支架基线(4)分别是按照顺时针、逆时针进行环绕的;同时环绕方向相同的支架基线(4)环绕形成的螺旋之间留有距离,支架经线(5)和支架基线(4)相交对应的螺旋之间的距离形成通孔(3);
所述的仿生组织工程支架(1)外壁上螺旋设有筋肋(2);
仿生组织工程支架(1)和筋肋(2)共同构成的圆筒结构的周壁为整体的或者在周壁上开有一条开口;即从仿玻璃海绵支架的端面圆周的方向上,仿玻璃海绵支架的端面圆周为闭环或者设有开口;
所述仿生组织工程支架(1)和筋肋(2)是以形状记忆聚合物作为打印材料通过3D打印而成,所述的形状记忆聚合物为形状记忆聚己内酯、形状记忆聚乳酸、形状记忆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玻璃海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打印材料中还含有药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玻璃海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形状记忆聚己内酯、形状记忆聚乳酸、形状记忆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打印材料时,在打印材料中加入增强材料,增强材料包含淀粉、纤维素、甲壳素、木质素、透明质酸和海藻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玻璃海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形状记忆聚己内酯、形状记忆聚乳酸、形状记忆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打印材料时,在打印材料中加入四氧化三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一种仿玻璃海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筋肋(2)为分段螺旋设置在仿生组织工程支架(1)外壁上,相邻螺旋段为螺旋方向相反,且相邻螺旋段的接头是连续相接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仿玻璃海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印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6度至43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仿玻璃海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经线(5)和支架基线(4)为若干线束缠绕而成。
8.一种仿玻璃海绵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以形状记忆聚己内酯、形状记忆聚乳酸、形状记忆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打印材料,并在打印材料中添加增强材料和药物,控制打印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6度至43度;
根据病患处的结构和状态,确定支架的形态、尺寸,并设计仿玻璃海绵支架模型:
所述仿玻璃海绵支架包括仿生组织工程支架(1)和筋肋(2),所述的仿生组织工程支架(1)为轴向的支架经线(5)和螺旋环绕的支架基线(4)构成的带有通孔(3)的圆筒壁,且支架基线(4)为双向环绕,即支架基线(4)分别是按照顺时针、逆时针进行环绕的;同时环绕方向相同的支架基线(4)环绕形成的螺旋之间留有距离,支架经线(5)和支架基线(4)相交对应的螺旋之间的距离形成通孔(3);所述的仿生组织工程支架(1)外壁上螺旋设有筋肋(2);所述的筋肋(2)为分段螺旋设置在仿生组织工程支架(1)外壁上,相邻螺旋段为螺旋方向相反,且相邻螺旋段的接头是连续相接的;并将支架经线(5)和支架基线(4)设计为若干线束缠绕结构;
将支架模型输给3D打印机,在打印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下,利用打印材料进行3D打印,从而打印出仿玻璃海绵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仿玻璃海绵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材料包含淀粉、纤维素、甲壳素、木质素、透明质酸和海藻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仿玻璃海绵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打印材料时,在打印材料中加入四氧化三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634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