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铝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26430.8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1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民;南辉;李和奇;曹海莲;卢海静;苏丽萍;韦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05 | 分类号: | C22C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810016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多孔铝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多孔铝碳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将竹片真空烧结碳化,得到碳材料;将铝合金加工成铝屑;将一定比例的碳材料与铝屑混合,得到混合材料,并且对混合材料进行加压成型,得到铝碳复合材料;将加压成型后的铝碳复合材料进行真空烧结,得到多孔铝碳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能够有效减轻铝基复合材料的重量,增强使用寿命等诸多优点。同时,多孔铝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消音效果佳以及舒适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多孔铝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以高速铁路(高铁)为代表的国家基础项目正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实施和建设。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高铁方便、舒适、快捷、高效、安全等优点,人们的出行方式正逐渐转变为以高铁列车为主,这就加大了对高铁列车的需求。传统的列车车体都是钢铁材料,由于车身自身重量的问题,不利于提高车速及节能,所以质轻、耐蚀性好、成型能力好的铝材及其合金就逐渐成为高铁列车主流材料。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较发达的一些国家就开始采用铝型材料制造铁路车辆,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德国和法国等国,目前国内高铁列车车厢业已大量使用铝合金材料。业内专家指出,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速列车车体必须采用轻量化的铝合金材料,350公里以上的列车车厢除底盘外全部使用铝型材。目前中国铁路客运专线动车组采用的CRHI、CRH2、CRH3、CRH5四种类型中,除CRHI型车体采用的是不锈钢材外,其余3种动车组车体均为铝合金材质。
铝合金与纯金属相比,具有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性能好等特点。最重要的是,铝合金由于具有密度小的优势,可以减少动车的能量消耗。因此,被广泛用在高铁列车车体上。
轻量化复合铝合金材料的代表-多孔铝碳复合材料是铝合金领域新兴的材料,其密度大约是钢材密度的1/4-1/5,是铝合金密度的1/2~2/3,因此在强度刚性满足高铁车厢安全要求的同时,采用多孔铝炭复合材料可以进一步减轻高铁列车车厢的自重。一般而言,目前一个高铁车厢使用的铝合金大概有10吨左右,整个车身的重量要比全部使用钢材减轻30%-50%。而采用多孔铝碳复合材料,整个车厢的重量将进一步减轻至40%-60%,这为高铁速度的进一步提高创造了必要条件。
我国铝竹(碳)复合材料主要用于装饰行业,但在高铁列车上应用的研究尚处在空白期。
青海省全省现有电解铝生产企业11户,现有产能268.5万吨,是省内传统支柱产业,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电解铝生产省份,电解铝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物耗、污染物排放等技术指标处于全国先进水平。2013开始,国内电解铝产能出现严重过剩,价格大幅下降,企业陆续出现亏损。为应对持续经济下行,提高铝行业竞争能力,一方面企业要积极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减少成本,另一方面是企业要积极开发下游产品,提高企业竞争力。多孔铝碳复合材料的研发,不需要企业投入太多经济成本即可实现产品换代升级,这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随着西部大开发脚步的加快以及兰新高铁的开通,高铁列车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这是一个加快产业经济循环,促进下游产品的研发,快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会。因此在青海省开展多孔铝碳复合材料的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符合我省的经济发展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铝合金及竹子为原料,用真空烧结的方法制备了多孔铝碳复合材料,为青海省乃至全国高铁列车轻量化研究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新型材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多孔铝碳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将竹片真空烧结碳化,得到碳材料;将铝合金加工成铝屑;将一定比例的所述碳材料与所述铝屑混合,得到混合材料,并且对所述混合材料进行加压成型,得到铝碳复合材料;将加压成型后的铝碳复合材料进行真空烧结,得到多孔铝碳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大学,未经青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64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磁芯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CNTs/Cu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