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合金材料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26630.3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4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朝勇;李建刚;杨泰胜;赵红彬;周耀华;周银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4 | 分类号: | C22C9/04;C22C1/02;C22F1/08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谢潇 |
地址: | 3151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合金 材料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的铜合金材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包括:5.01~15.0wt%的Zn,0.1~3.0wt%的Ni,0.1~2.0wt%的Sn,0.01~0.5wt%的Si,0.01~0.25wt%的P,0~0.2wt%的Mg,0~0.3wt%的Fe,余量为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铜合金材料成本低,可解决多种废料的利用问题,其屈服强度≥600MPa、导电率≥30%IACS、弯曲加工性能优异(GW方向的值R/t≤1,BW方向的值R/t≤2)、耐应力松弛性能优异(在150℃下保温1000小时,残余应力≥70%),可加工成棒线、板带等产品,满足连接器、继电器、开关、插座、引线框架等多个行业对铜合金材料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屈服强度、导电性及耐应力松弛性能优异并且弯曲加工性能良好的铜合金材料,可应用于连接器、继电器、开关、插座、引线框架等行业。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终端消费电子设备在向小型化、薄型化和轻量化发展,所使用的接线柱和连接器等部件使用更小型、电极间距更狭小的电气元件。由于这样的小型化,所使用的材料也变得更薄,但是,从连接的可靠性的角度考虑,连接所需的接插力并未降低,这就对材料强度、导电、耐应力松弛性能和弯曲加工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黄铜、磷青铜、铍青铜以及铜镍硅系铜合金等已经在电子产业中投入使用,但是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这些材料难以同时满足成本和性能的需求。其中,黄铜的综合性能不足,难以满足对强度≥550MPa、导电率≥25%IACS、耐应力松弛性能(在150℃下保温1000小时,残余应力≥60%)和弯曲加工性能都有高需求的领域。磷青铜是通过加工硬化提高强度的合金,其在150℃下保温1000小时,残余应力≤50%,耐应力松弛性能较差,同时磷青铜中添加的Sn含量较高,而Sn价格昂贵,提高了材料成本,并且磷青铜的导电率低,只有20%IACS以下,无法匹配对导电率高的工况需求,对磷青铜的应用具有一定限制。铍青铜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剧毒物质,价格昂贵,因此一般仅应用于某些对弹性、强度要求较高的军工领域。铜镍硅合金作为一种时效析出强化型合金,以替代铍青铜而开发,但其成本大幅度高于磷青铜,通常应用于要求强度≥650MPa、导电率≥40%IACS的高端连接器领域。
鉴于现有材料的不足,本发明以Cu-Zn-Sn为基体,添加Ni、Si、P等元素,通过固溶强化与时效强化相结合,实现一种低成本同时兼具屈服强度≥600MPa、导电率≥30%IACS及耐应力松弛性能且弯曲加工性能良好的铜合金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成本的铜合金材料及其应用,该铜合金材料的屈服强度≥600MPa、导电率≥30%IACS、弯曲加工性能优异(GW方向的值R/t≤1,BW方向的值R/t≤2)、耐应力松弛性能优异(在150℃下保温1000小时,残余应力≥70%),能够同时满足连接器、继电器、开关、插座、引线框架等多个行业对铜合金材料的需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铜合金材料,该铜合金的重量百分比组成包括:5.01~15.0wt%的Zn,0.1~3.0wt%的Ni,0.1~2.0wt%的Sn,0.01~0.5wt%的Si,0.01~0.25wt%的P,0~0.2wt%的Mg,0~0.3wt%的Fe,余量为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铜合金材料中添加有5.01~15.0wt%的Zn。Zn具有提高材料强度和弹性的效果,并且,Zn对于改善合金的铸造性能、焊接性能及提高镀层的耐剥离性能、镀Sn附着性也具有明显效果。但是,当Zn含量大于15.0wt%时,其对材料导电性的不良影响大大增强,当Zn含量小于5.01wt%时,对合金加工硬化的促进效果不好。因此,本发明将Zn的含量控制在5.01~15.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66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合金化铜带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辐射屏蔽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