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塔杆驱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6636.0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6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程琳;唐毅;于传;蒋多晖;陈朔;钱文;樊承鹏;姚方方;张雅雯;李永;占晓友;吴红;宣玉荣;王蕾;孙雪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29/06 | 分类号: | A01M29/06;A01M29/08;H02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固定 活动球体 隔离杆 塔杆 球形壳体 驱鸟装置 半球形 安装底座 导向槽 定位孔 连接套 连杆连接 组件包括 上端面 穿过 风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塔杆驱鸟装置,包括连接于塔杆上的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上端面设有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通过连杆连接隔离杆组件,所述隔离杆组件包括活动球体、隔离杆和两个半球形外固定壳,两个半球形外固定壳分别记为上外固定壳和下外固定壳,所述活动球体设置于两个半球形外固定壳所构成的球形壳体中,所述球形壳体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活动球体上开设有一个以上的定位孔,所述隔离杆的一端穿过球形壳体上的导向槽后连接于活动球体上的定位孔中。该塔杆驱鸟装置驱鸟效果好,而且不完全依靠风力来实现驱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防护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塔杆驱鸟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输电线路上的塔杆上经常有鸟类停留、甚至筑巢,因而为了防止鸟类对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人们经常采用人工或相关驱鸟设备对鸟类进行驱离;首先,人工驱鸟安全隐患大,停电清理塔杆上鸟巢更是容易影响周围区域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而一些现有的驱鸟设备主要依靠风力实现驱鸟,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塔杆驱鸟装置,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塔杆驱鸟装置,包括连接于塔杆上的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上端面设有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通过连杆连接隔离杆组件,所述隔离杆组件包括活动球体、隔离杆和两个半球形外固定壳,两个半球形外固定壳分别记为上外固定壳和下外固定壳,所述活动球体设置于两个半球形外固定壳所构成的球形壳体中,所述球形壳体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活动球体上开设有一个以上的定位孔,所述隔离杆的一端穿过球形壳体上的导向槽后连接于活动球体上的定位孔中,所述半球形外固定壳上连接有第二连接套,所述连杆连接下外固定壳上的第二连接套,上外固定壳上的第二连接套连接扇叶转轴,所述扇叶转轴上套设有绕扇叶转轴转动的旋转套,所述旋转套通过转杆连接扇叶,所述转杆上按照螺旋状分布有第一反光镜片。
优选地,还包括反光镜组件,所述反光镜组件包括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套设于连杆上,所述连杆上连接两个对转动盘进行限位的限位销,所述转动盘的侧壁上分布有反光镜固定杆,所述反光镜固定杆上螺旋式分布有第二反光镜片。
优选地,所述隔离杆与定位孔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位孔均位于过活动球体球心的同一平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活动球体在两个半球形外固定壳所构成的球形壳体中可以自由转动,只要有鸟停留于隔离杆上,隔离杆就会立马沿着球形壳体上的导向槽运动并同时带动活动球体转动,进而使准备停留的鸟类离开,与此同时,在风力作用下,扇叶转动,转杆上呈螺旋状分布的第一反光镜片会形成动态光斑,促使鸟类避开;反光镜组件上的转动盘可以在连接于连杆上的两个限位销之间自由转动,随之,第二反光镜片就会晃动,对鸟类造成更强的光刺激,达到更好的驱鸟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塔杆驱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底座,2、第一连接套,3、连杆,4、活动球体,5、隔离杆,6、上外固定壳,7、下外固定壳,8、导向槽,9、定位孔,10、第二连接套,11、扇叶转轴,12、旋转套,13、转杆,14、扇叶,15、第一反光镜片,16、转动盘,17、限位销,18、反光镜固定杆,19、第二反光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66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