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芯超柔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7345.3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9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汪元;宋运龙;周孝天;黄颖婕;陈颖雪;林亮臻;陈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17;H01B7/18;H01B7/22;H01B7/295;H01B13/00;H01B13/14;H01B13/24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陈铄 |
地址: | 36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带层 电缆芯 绝缘层 超柔电缆 内屏蔽层 填充树脂 外侧设置 外屏蔽层 隔离层 三芯 制备 抗挤压能力 互不接触 缓冲装置 内护套 柔软性 编制 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芯超柔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三组电缆芯,所述电缆芯的外侧均设置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外侧均设置有内屏蔽层,所述内屏蔽层的外侧均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侧均设置有外屏蔽层,所述外屏蔽层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一包带层,所述第一包带层的外侧均设置有编制层,所述编制层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二包带层,所述第二包带层之间设置有填充树脂,所述填充树脂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包带层,所述第三包带层的外侧设置有内护套。有益效果:设计合理,柔软性好,通过将各电缆芯设置在缓冲装置之间,从而使得各电缆芯之间互不接触,避免由于接触应力造成的损坏,从而增加了电缆的整体抗挤压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三芯超柔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是用以传输电能或磁能的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保护层,电缆亦可以附加没有绝缘性的导体。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保护层,电缆亦可以附加有绝缘性的导体。
然而,现有的电缆因硬度过大而造成不易敷设,尤其是在弯曲度较大的地方,硬度过大的电缆会出现易开裂的问题,此外,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部挤压,容易导致导线断芯,从而影响信号和电力传输。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三芯超柔电缆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三芯超柔电缆,包括三组电缆芯,所述电缆芯的外侧均设置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外侧均设置有内屏蔽层,所述内屏蔽层的外侧均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侧均设置有外屏蔽层,所述外屏蔽层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一包带层,所述第一包带层的外侧均设置有编制层,所述编制层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二包带层,所述第二包带层之间设置有填充树脂,所述填充树脂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包带层,所述第三包带层的外侧设置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的外侧设置有铠装层,所述铠装层的外侧设置有外护套,其中,所述填充树脂与所述第三包带层之间设置有若干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套筒,且所述套筒的一侧均与所述第三包带层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内部均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均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外侧均套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活塞的一侧和所述套筒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一侧且远离所述活塞的一侧均贯穿所述套筒一侧并与位于所述套筒外侧的圆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一侧与所述第三包带层之间均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圆环的中部之间设置有加强芯。
进一步的,所述内护套和所述外护套均由聚乙烯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铠装层为双面涂塑轧纹钢带。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芯由直径0.18~0.24mm的镀锌钢丝复绞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三芯超柔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检查材料,确定材料合格;
将铜、铝杆材在常温下,利用拉丝机在外力作用下使铜、铝杆材强行通过压轮,获得的所述电缆芯;
将所述电缆芯加热到450-600℃,出现再结晶;
将所述电缆芯、所述隔离层、所述内屏蔽层、所述绝缘层、所述外屏蔽层、所述第一包带层、所述编制层和所述第二包带层的进行多层共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73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