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收缩性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7660.6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0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源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网知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5/16;C08K7/26;C08K5/098;C08J5/18;C08G63/183;C08G63/82;C08G63/87 |
代理公司: | 濮阳华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6 | 代理人: | 王传明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薄膜 高收缩 制备 纳米二氧化硅 对苯二甲酸 环糊精 硬脂酸 羟基铝 高分子材料技术 改性添加剂 混合催化剂 三乙烯四胺 耐磨性 急速冷却 聚合反应 热收缩率 双向拉伸 乙二醇 质量比 预热 酯化 挤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收缩性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所述高收缩性聚酯薄膜包括以下原料: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二硬脂酸羟基铝、环糊精、纳米二氧化硅、混合催化剂,所述对苯二甲酸与三乙烯四胺的质量比为100:15~30;所述高收缩性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原料;S2、将二硬脂酸羟基铝、环糊精和纳米二氧化硅进行处理得改性添加剂;S3、酯化、聚合反应的进行;S4、挤出、急速冷却、预热、双向拉伸即得高收缩性聚酯薄膜。本发明提出的聚酯薄膜,热收缩率高、耐磨性好,且制备方法简单、效率高、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收缩性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薄膜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原料,采用挤出法制成厚片,再经双向拉伸制成的薄膜材料,广泛用于玻璃钢行业、建材行业、印刷行业、医药卫生领域。随着功能型产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产品需要高收缩性薄膜,为了提高聚酯薄膜的收缩性,研究者开始对聚酯薄膜的结构进行研究,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02285173B,公开了一种低密度高收缩聚酯薄膜,其以低熔点改性PET共聚物和接枝改性PS共聚物为芯层,以纳米无机物改性非晶聚酯为芯层的上下表层,以达到高收缩的目的;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02285184B,公开了一种瓶类标签用低温高收缩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以纳米SiO2改性的非晶聚酯和接枝改性的共聚聚酯作为热收缩层的原料,再配合以改性低熔点PET聚合物和低熔点PTT聚合物作为收缩基层的原料,将热收缩层和收缩基层进行复合共挤成型,以达到高收缩目的。然而上述专利中所提出的改性聚酯薄膜为了达到高收缩的特性均通过多层结构实现,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对每层结构进行分别制备再复合,无疑增大了生产的难度,降低了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了生产成本。基于上述陈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收缩性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产难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收缩率不理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收缩性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收缩性聚酯薄膜,包括以下原料: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二硬脂酸羟基铝、环糊精、纳米二氧化硅、混合催化剂,所述二硬脂酸羟基铝和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2~4。
优选的,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平均粒径为20~100nm。
优选的,所述混合催化剂为吡啶二亚胺铁和磷酸三乙酯的复配物。
优选的,所述高收缩性聚酯薄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对苯二甲酸100份、乙二醇150份、二硬脂酸羟基铝2份、环糊精6份、纳米二氧化硅10份、混合催化剂0.04份。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高收缩性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高收缩性聚酯薄膜的各原料,备用;
S2、将二硬脂酸羟基铝、环糊精和纳米二氧化硅加入到无水乙醇中进行分散,再经减压浓缩回收乙醇、真空干燥、研磨粉碎即得改性添加剂,备用;
S3、将准备的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搅拌均匀后,加入到反应釜中进行酯化反应,并TLC跟踪反应至对苯二甲酸反应完全,再将步骤S2得到的改性添加剂加入到反应釜中,继续搅拌至改性添加剂混合均匀,再加入混合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待聚合反应完成后即得聚合反应液;
S4、将步骤S3得到的聚合反应液加入到螺旋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并在冷辊上急速冷却,再经预热、双向拉伸即得高收缩性聚酯薄膜。
优选的,所述分散的方法为超声波分散或振荡分散中的任意一种,且超声波分散的条件为超声频率25KHz、超声时间20min、超声温度30℃,振荡分散的条件为振荡幅度20mm、振荡时间30min、振荡温度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网知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网知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76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