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夯装置及打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28012.2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7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亮;黄玉杰;韩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046 | 分类号: | E02D3/046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夯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夯装置及打夯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夯锤、夯板、支撑机构以及夯击力产生机构;支撑机构,用于为夯锤及夯板提供支撑,以使夯锤及夯板在支撑机构上自由运动;夯击力产生机构包括金属通道和/或液体通道,用于利用金属通道中的金属通电气化爆炸产生的第一冲击力、电源对液体放电产生的第二冲击力,或金属通道中的金属通电气化爆炸及金属与液体反应所产生的第三冲击力作为打夯的驱动力,驱动夯板夯击地面,同时夯锤在所述驱动力作用下向空中运动,达到一定高度后,夯锤自由下落,二次击打夯板。本发明为地基压实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易行、施工便捷、效果显著、效率高、能耗小、安全可靠、无污染及适用范围广泛的打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打夯装置及打夯方法。
背景技术
打夯机是建筑工程领域常用的一种机械设备。在现场施工中,通常采用打夯机先将地面夯实打平,然后再进行其他工程作业。常用的打夯机主要包括火力夯、蛙式夯和振动夯等。火力夯通过可燃混合气的燃爆力作用,驱动夯锤夯击土壤,夯击力难以准确调控,排出的废气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操作人员工作条件恶劣。蛙式夯结构简单,方便控制,但是工作效率较低,安全性较差,一般只适用于小面积薄铺层的初步压实工作。振动夯冲击能较小,可以实现连续冲击,但是它的工作可靠性差,关键零部件容易损坏,同时振动夯的夯实能力有限,不能满足规定要求,适用场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打夯装置及打夯方法,其目的在于为地基压实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易行、施工便捷、效果显著、效率高、能耗小、安全可靠、无污染及适用范围广泛的打夯装置,由此解决火力夯打夯所存在的环境污染大、难以调节夯击力,蛙式夯和振动夯所存在的工作效率低、可靠性差、使用场合受限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打夯装置,包括:夯锤、夯板、支撑机构以及夯击力产生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用于为所述夯锤及所述夯板提供支撑,以使所述夯锤及所述夯板在所述支撑机构上自由运动;
所述夯击力产生机构包括金属通道和/或液体通道,所述夯击力产生机构用于利用所述金属通道中的金属通电气化爆炸产生的第一冲击力、电源对所述液体通道中的液体放电产生的第二冲击力,或者所述金属通道中的金属通电气化爆炸及金属与所述液体通道中的液体反应所产生的第三冲击力作为打夯的驱动力,驱动所述夯板夯击地面,同时所述夯锤在所述驱动力作用下向空中运动,达到一定高度后,所述夯锤自由下落,二次击打所述夯板,其中,所述夯击力产生机构的位置以保证在工作时能够对所述夯板和所述夯锤产生作用力为准。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座和滚轮,所述支撑座设立在地面上,为所述夯锤和所述夯板提供支撑,所述支撑座具有滑轨结构,以使所述夯锤和所述夯板能够在所述支撑座上自由运动,在所述支撑座下有所述滚轮,能够带动所述打夯装置向需要打夯的方向移动,实现连续打夯作业。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套筒、支撑板和滚轮,所述套筒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夯锤和所述夯板安装在所述套筒上,在所述套筒装设有滑轨结构,以使所述夯锤和所述夯板能够在所述套筒内自由运动,在所述支撑板下有所述滚轮,通过所述滚轮能够带动所述打夯装置向需要打夯的方向移动,实现连续打夯作业。
优选地,所述夯锤和所述夯板之间的距离、所述夯板与地面的距离能够灵活调整,打夯开始前,所述夯锤紧贴所述夯板,所述夯板紧贴地面,或者所述夯锤与所述夯板之间保持预设间距,所述夯板与地面之间保持预设间距,以调节打夯力。
优选地,所述打夯装置还包括送丝机构,所述送丝机构用于在单次打夯结束后,自动补充金属,方便打夯作业的连续自动进行。
优选地,所述打夯装置还包括液体补充机构,所述液体补充机构用于在打夯作业结束后,根据液体的消耗情况,自动补充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80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