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埋式智能立体车库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8725.9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0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裴天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裴天锋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圆型 承载机构 智能立体车库 停放 起吊机构 升降机构 锁紧机构 导向柱 埋式 控制升降 出口端 入口端 小动物 上端 侵扰 内壁 台车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埋式智能立体车库,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圆型基坑,设置在圆型基坑底部的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且与所述圆型基坑相配合的车辆承载机构,设置在圆型基坑内用于对车辆承载机构进行导向的导向柱,设置在所述导向柱上端的辅助起吊机构,设置在圆型基坑内壁且与所述车辆承载机构相配合的锁紧机构,设置在圆型基坑底部的驱逐机构,以及设置在地面上用于控制升降机构、车辆承载机构、辅助起吊机构、驱逐机构和锁紧机构的控制机构;不仅占地面积小,而且能够实现多台车的快速停放与提取,不仅能够实现单一车辆的快速停放与提取,而且能够实现车辆从入口端停放后,直接从出口端进行提车,提高了提车效率,并能够避免小动物侵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埋式智能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住户的私家车也越来越多,由于面积的限制并为了减少停车难的现象,立体车库的建造也越来越多,然而现有的立体车库停车时间与取车时间太长,且不能实现多辆车的同时停放或取车,不能实现单一车辆的快速提取,以及基坑底部易出现小动物侵扰的现象,而提供一种地埋式智能立体车库,不仅占地面积小,而且能够实现多台车的快速停放与提取,不仅能够实现单一车辆的快速停放与提取,而且能够实现车辆从入口端停放后,直接从出口端进行提车,提高了提车效率,并能够避免小动物侵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埋式智能立体车库,不仅占地面积小,而且能够实现多台车的快速停放与提取,不仅能够实现单一车辆的快速停放与提取,而且能够实现车辆从入口端停放后,直接从出口端进行提车,提高了提车效率,并能够避免小动物侵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埋式智能立体车库,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圆型基坑,设置在圆型基坑底部的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且与所述圆型基坑相配合的车辆承载机构,设置在圆型基坑内用于对车辆承载机构进行导向的导向柱,设置在所述导向柱上端的辅助起吊机构,设置在圆型基坑内壁且与所述车辆承载机构相配合的锁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圆型基坑底部的驱逐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地面上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机构、车辆承载机构、辅助起吊机构、驱逐机构和锁紧机构的控制机构;
所述车辆承载机构包括与所述导向柱相配合的多个导向套,设置在多个所述导向套上的多个竖向导轨,设置在多个所述竖向导轨端部的固定环,设置在所述竖向导轨上的多个车辆承载模块,以及设置在多个所述车辆承载模块之间的多个锁紧滑动模块。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型基坑底面上的多个同心圆基轨,设置在多个所述同心圆基轨上的行走轮,设置在多个行走轮上且中间设置圆孔并与导向套相配合的升降支撑盘,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撑盘上且与多个所述车辆承载模块相配合的多个升降模块,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撑盘下表面上的齿环,设置在所述圆型基坑底面且与所述齿环相配合的驱动单元。
驱逐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型基坑内壁上的多个驱逐凹槽,设置在所述驱逐凹槽内的红外探测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驱逐凹槽内的驱逐模块;
所述驱逐模块包括辣椒水压缩罐和氮气压缩罐,设置在所述辣椒水压缩罐上出口处的第一流量计与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氮气压缩罐上出口处的第二流量计与第二电磁阀。
所述驱动单元为减速电机或大扭矩液压马达。
所述升降模块为若干连接升降支撑盘与所述车辆承载模块的电动伸缩杆或液压伸缩杆。
所述车辆承载模块包括多个竖向设置的承载板,设置在多个所述承载板之间的承载支撑柱,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两侧的承载限位板,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两端的承载限位杆,所述承载板下部设置与所述锁紧机构相配合的锁紧卡槽。
所述承载板为等腰梯形板或扇环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裴天锋,未经裴天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87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