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器故障诊断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29031.7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0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梁文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凯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R31/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36 浙江省温州市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故障诊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故障诊断的装置,包括内环,所述内环外侧面的下端和外环内侧面的下端通过连接板连接,内环的上端开设有齿纹,齿纹和齿轮啮合,齿轮和第三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第三步进电机固定在转动板的侧面,转动板下端的滑动槽和外环的上端滑动连接,激光笔、照明灯和喷嘴和红外线温度计的位置、高度和角度调节方便,提高了本变压器故障诊断装置的诊断效率,故障诊断上没有滞后性;当红外线温度计检测到电力变压器具体点温度过热,PLC传感器控制电磁阀导通使得压缩气罐中的压缩空气经喷嘴喷出,压缩空气膨胀吸取电力变压器温度过热点的热量,使得维护人员有充足的时间赶来,保证电力变压器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压器故障诊断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变压器故障的发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原部件发热量大,温度过高造成的。现有比较成熟的变压器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是采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的特征气体法。基于油中溶解气体的故障诊断,往往是根据某时刻各种气体的含量(或一种气体相对另一种气体的比值)进行故障判断,油中溶解气体的含量值只是一个静态表征量,当故障比较严重时,油中溶解气体的含量值才有明显升高,确定适当的油中溶解气体的含量值作为故障诊断的临界值比较困难,在故障诊断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变压器故障诊断的装置,激光笔和喷嘴和红外线温度计的位置、高度和角度调节方便,提高了本变压器故障诊断装置的诊断效率,故障诊断上没有滞后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故障诊断的装置,包括内环,所述内环外侧面的下端和外环内侧面的下端通过连接板连接,内环的上端开设有齿纹,齿纹和齿轮啮合,齿轮和第三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第三步进电机固定在转动板的侧面,转动板下端的滑动槽和外环的上端滑动连接,外环的侧面固定有电控箱,电控箱内部的侧面从上到下依次固定有PLC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和存储器。
转动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步进电机和竖板,竖板的上表面固定有顶板,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和螺杆的下端通过联轴器连接,螺杆的上端和轴承的内环固定连接,轴承通过固定架固定在顶板的下表面,轴承和移动块上的螺孔螺纹连接,移动块的侧面和竖板的侧面滑动连接,移动块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二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和旋转板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旋转板朝向内环轴线的侧面固定有红外线温度计,竖板侧面的中部固定有侧板,侧板朝向内环轴线的侧面固定有红外热像仪和摄像头。
PLC传感器的输入端和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PLC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三步进电机的输入端、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入端和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PLC传感器的输入端与红外线温度计的输出端、红外热像仪的输出端和摄像头的输出端电连接,PLC传感器分别与无线传输模块和存储器双向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板的上端固定有照明灯,照明灯的输入端和PLC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块的上表面固定有压缩气罐,压缩气罐的出气口和电磁阀的进气口通过导管连通,电磁阀的出气口和喷头的进气口通过导管连通,喷头固定在旋转板的右端,电磁阀的输入端和PLC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环的轴线和齿轮的轴线垂直,内环上端的齿纹上设有降噪橡胶垫。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环的轴线和内环的轴线重合,且外环的上端高于内环的上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杆和竖板均竖直设置,螺杆到内环轴线的距离小于竖板到内环轴线的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有报警器,报警器的输入端和PLC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凯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凯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90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