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无线传感网的无误差累积的时钟同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29099.5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0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田玉平;淳少恒;王博;陈干;宗思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7/00 | 分类号: | H04L7/00;H04J3/06;H04W5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向文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无线 传感 误差 累积 时钟 同步 系统 | ||
1.一种应用于无线传感网的无误差累积的时钟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时钟同步算法和智能体设备,所述智能体设备是所述时钟同步算法运行的载体,所述时钟同步算法运行于所述智能体设备中;
所述时钟同步算法包括:
相对斜率估计算法,根据数据包的时间戳计算智能体设备本地时钟之间的相对斜率量,并对其进行低通滤波处理;
斜率补偿算法,计算所述智能体设备的本地时钟所需的斜率补偿量;
相位补偿算法,计算所述智能体设备的虚拟时钟所需的相位补偿量;
时延补偿算法,根据反馈的相位补偿量斜率信息计算时延补偿量;
虚拟时钟产生算法,把所述智能体设备的本地时钟转换成虚拟时钟;
所述智能体设备包括:
数据收发模块,该模块是发送和接收数据包的执行机构,所述智能体设备之间通过这一模块建立通信连接;
收发时间戳标记模块,标记所述数据收发模块发送和接收数据包时所对应的本地时钟;
内核控制模块,控制数据收发模块的发送和接收,协同所述收发时间戳标记模块完成接收时间戳的标记,解析接收的数据包并完成数据的处理;
算法计算模块,在所述智能体设备的硬件芯片中,编程计算所述时钟同步算法的各中间变量,这个模块与时钟同步算法对应;
同步授时模块,计算和预测每次系统时钟上升沿到来时的虚拟时钟,并根据得到的虚拟时钟产生同步秒脉冲和同步虚拟时间,以完成同步授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无线传感网的无误差累积的时钟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同步算法中的相对斜率估计算法具体为:智能体设备以伪周期形式广播自己的数据包,以智能体设备j和智能体设备i为例,当智能体设备j接收到邻居智能体设备i发送的数据包后,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智能体设备j的相对斜率量
1)如果及τj(lid)-τj(0id)-gji>0,
2)其它情况
其中gji及hj是可人为取值的正常量,gji≥Mjiαj,Mji表示智能体设备i发送数据包到智能体设备j的传输时延的上确界,αj表示智能体设备j的本地时钟的斜率,hj0,l表示智能体设备i所发数据包的序号,τi(li)和τi(0i)分别表示智能体设备i第l次和初次发送数据包时所标记的发送时间戳,τj(lid)和τj(0id)分别表示智能体设备j接收到智能体设备i发送的第l次和初次数据包时所记录的接收时间戳;
为降低测量噪声的影响,当智能体设备j在计算得到相对斜率量之后,按如下公式对其进行低通滤波处理,
其中增益ρe为常数,ρe∈(0,1),ηij(l)为相对斜率低通滤波后的量,ηij(0)=1,为ηij(l)的倒数,为的倒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无线传感网的无误差累积的时钟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包括斜率补偿量、相位补偿量和发送时间戳;所述智能体设备一次发送数据包的内容包括上述三个量,或者从上述三个量中选取一部分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无线传感网的无误差累积的时钟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同步算法中的斜率补偿算法具体为:当智能体设备j对相对斜率量完成低通滤波处理后,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斜率补偿量
其中为ηij(l)的倒数,增益ρα为常数,ρα∈(0,1),k为智能体设备j数据更新的次数,k≥l;对于所述智能体设备j,在所述斜率补偿算法、所述相位补偿算法和所述时延补偿算法中,计数器k均一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90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