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弛豫组分区间的致密岩心核磁共振孔隙度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29203.0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3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葛新民;范宜仁;刘建宇;邢东辉;胡法龙;邓少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V3/32 | 分类号: | G01V3/32;G01V3/38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邵朋程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磁共振孔隙 弛豫 回波 校正 核磁共振T2谱 间隔条件 致密岩心 二阶 核磁共振测量 含水岩石 致密岩石 孔隙度 累加 反演 | ||
1.一种考虑弛豫组分区间的致密岩心核磁共振孔隙度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致密岩心依次进行钻取、切割、洗油、洗盐、烘干处理,测量岩心长度和直径,将岩心放入饱和仪,使岩心孔隙完全饱和水;
(2)将岩心核磁共振仪的等待时间设为6秒,扫描次数设为256次,测量完全含水岩心在回波间隔分别为0.2毫秒、0.3毫秒、0.6毫秒、0.9毫秒、1.2毫秒和2.4毫秒时的磁化矢量衰减曲线,并将磁化矢量衰减曲线反演成T2谱;
(3)将岩心核磁共振仪的等待时间设为6秒,扫描次数设为256次,测量孔隙度已知的标准样品在回波间隔分别为0.2毫秒、0.3毫秒、0.6毫秒、0.9毫秒、1.2毫秒和2.4毫秒时的磁化矢量衰减曲线,并将磁化矢量衰减曲线反演成T2谱,采用谱面积法建立孔隙度与核磁共振响应的关系;
(4)根据步骤(3)建立的孔隙度与核磁共振响应的关系,将步骤(2)所测的核磁信号转换成岩心孔隙度;
(5)对完全含水岩心所测得的T2谱进行二阶差分,将二阶差分值为零的点记为弛豫组分的截止值,分别为a,b;
(6)确定不同弛豫组分区间的T2分布范围,第一弛豫组分区间的T2分布范围为0.01毫秒至a毫秒;第二弛豫组分区间的T2分布范围为a毫秒至b毫秒,第三弛豫组分区间的T2分布范围为b毫秒至10000毫秒;
(7)采用谱面积法将三个弛豫组分区间的信号刻度成孔隙度,建立不同回波间隔、不同弛豫组分的孔隙度校正公式,如式(1)至式(3):
式中:分别为回波间隔为TE时第一、第二、第三弛豫组分的校正后核磁共振孔隙度;分别为回波间隔为TE时第一、第二、第三弛豫组分的核磁共振孔隙度;分别为回波间隔为TE时的校正系数;
(8)根据步骤(7)确定的不同弛豫组分孔隙度校正公式,得到校正后的致密岩心核磁共振孔隙度,如式(4):
所述岩心核磁共振仪的主频为2兆赫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弛豫组分区间的致密岩心核磁共振孔隙度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为0.3毫秒,b为7毫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92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