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仔猪副伤寒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9699.1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4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郑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粤三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94;A61P31/04;A23K50/30;A23K20/00;A23K10/30;A61K3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华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仔猪副伤寒 饲料添加剂 防治 西药 制备 鱼腥草 滑石 耐药性问题 无毒副作用 金银花 苦参 茯苓 毒副作用 清热解毒 原料组成 仔猪养殖 败酱草 广木香 土茯苓 薏苡仁 黄连 槟榔 芍药 除湿 丹参 丹皮 地丁 甘草 黄芩 抗菌 可用 日粮 藤茶 一剂 添加剂 滥用 预防 治疗 安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仔猪副伤寒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由如下原料组成:败酱草、藤茶、金银花、薏苡仁、鱼腥草、黄芩、丹参、苦参、土茯苓、地丁、丹皮、槟榔、芍药、茯苓、广木香、黄连、滑石、甘草。该添加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除湿、抗菌止痢的功效,在猪日粮中添加,每天一剂,分2‑3次喂给。可用于防治仔猪副伤寒的作用效果。采用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防治仔猪副伤寒,不但可以避免仔猪养殖人员过度滥用西药预防和治疗仔猪副伤寒而造成西药耐药性问题的出现和其所产生的毒副作用,而且其具有绿色安全、无毒副作用和效果显著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猪饲料添加剂,具体是一种防治仔猪副伤寒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仔猪副伤寒也称猪沙门菌病,是由沙门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急性者为败血症,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仔猪,特别是2~4月龄仔猪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雨潮湿、寒冷、季节交替时发生率高。症状:(1)急性(败血)型 多见于断奶前后(2~4月龄)仔猪,体温升高(41~42℃),拒食,很快死亡,耳根、胸前、腹下.等处皮肤山现淤血紫斑,耳尖干性坏疸。后期见下痢、呼吸困难、咳嗽、跛行,经1~4天死亡。发病率低于10%,病死率可达20%~40%。(2)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较多见,似肠型猪瘟,表现体温升高(40.5~41.5℃),畏寒,结膜炎,黏性、脓性分泌物,上下眼睑粘连,角膜可见浑浊、溃疡。呈顽固性下痢,粪便水样,可为黄绿色、暗绿色、暗棕色粪便中常混有血液坏死组织或纤维素絮片,恶臭。症状时好时坏,反复发作,持续数周,伴以消瘦、脱水而死。部分病猪在病中后期出现皮肤弥漫性痂状湿疹。病程可持续数周,终致死亡或成僵猪。(1)急性型 主要表现败血症的病理变化。皮肤有紫斑,脾肿大,暗蓝色,似橡皮,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大;肝也有肿大、充血、出血,有黄灰色小结节;全身黏膜、浆膜出血:卡他性出血性胃肠炎。
预防措施:一是仔猪圈舍注意保暖,保持清洁干燥。食槽要干净,及时清粪。二是加强饲养管理,初生仔猪早吃初乳,提早引料补料,仔猪断奶分群时,不要换舍。三是仔猪断奶前后,可口服弱毒冻干苗预防。四是仔猪发病后,及时隔离治疗,猪舍彻底消毒;对尚未发病的仔猪可在每吨饲料中加入金霉素100克,加以预防。五是定期保健。按仔猪每吨饲料或每吨饮水中添加银翘散1公斤和金霉素100克,仔猪断奶当天开始使用,连续使用7天,此外在仔猪断奶前7天,可同时在母猪和仔猪的饮水中按每200升饮水添加利呼宁100克,连续使用3天~5天。
治疗方法:治疗仔猪副伤寒首选肠毒神针,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本品每套可用于100kg体重,一天注射一次、一个疗程三天。病情严重的可酌情加量。(针对病情严重的可先注射一针阿托品每头按1-3ml,同时口服次硝酸铋或鞣酸蛋白+活性肽碳口服,连用三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仔猪副伤寒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一种防治仔猪副伤寒的饲料添加剂作为一种猪日粮的添加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除湿、抗菌止痢的功效,在猪日粮中添加,每天一剂,分2-3次喂给。可用于防治仔猪副伤寒的作用效果。采用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防治仔猪副伤寒,不但可以避免仔猪养殖人员过度滥用西药预防和治疗仔猪副伤寒而造成西药耐药性问题的出现和其所产生的毒副作用,而且其具有绿色安全、无毒副作用和效果显著等优点。本发明一种防治仔猪副伤寒的饲料添加剂制备简单、效果显著,安全、无副作用,适合仔猪养殖人员规模推广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治仔猪副伤寒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败酱草20-30g、藤茶20-30g、金银花15-20g、薏苡仁15-20g、鱼腥草15-20g、黄芩15-20g、丹参15-20g、苦参15-20g、土茯苓15-20g、地丁10-15g、丹皮10-15g、槟榔10-15g、芍药10-15g、茯苓10-15g、广木香10-15g、黄连10-15g、滑石10-15g、甘草6-1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粤三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粤三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96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阴部瘙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脚气的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