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耐高温PBT/PC合金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9817.9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6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合聚塑化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69/00;C08K7/14;C08K3/34;C08K5/134;C08K5/526;C08K3/32;C08K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董佳佳;卢鼎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树脂材料 耐高温 质量百分比 制备 机械性能 酯交换抑制剂 超细滑石粉 玻璃纤维 尺寸稳定 耐热性能 制造工艺 抗蠕变 抗氧剂 润滑剂 耐温 色粉 | ||
1.一种高强度耐高温PBT/PC合金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PBT树脂41%-51%;PC树脂16%-26%;玻璃纤维30%;抗氧剂0.2%-0.4%;超细滑石粉0.6%-1%;酯交换抑制剂0.3%-0.6%;润滑剂0.4%-0.6%;色粉0.45%,其中,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耐高温PBT/PC合金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BT树脂的相对密度1.29~1.31,在250℃/2.16kg的测试条件下,熔指在20-40g/10min之间;优选为相对密度1.3,熔指35g/10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耐高温PBT/PC合金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C树脂的相对密度1.18~1.20,在300℃/1.2kg的测试条件下,熔指在20-35g/10min之间;优选为相对密度1.9,熔指30g/10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耐高温PBT/PC合金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为无碱玻璃纤维、中碱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其纤维直径在5-23μm之间,优选为无碱玻璃纤维,长度在35~15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耐高温PBT/PC合金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多种酚类主抗氧剂和磷类辅抗氧剂的复配;优选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主抗氧剂和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苯酯辅抗氧剂的复配,二者之间的复配比例为1:1~2:1,优选为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耐高温PBT/PC合金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滑石粉的粒度为600目~30000目,粒径≤13.5μm,优选为纳米级滑石粉,粒度为30000目,粒径0.5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耐高温PBT/PC合金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酯交换抑制剂为磷酸二氢钠、无水磷酸二氢钠、酸式焦磷酸钠中一种,优选为无水磷酸二氢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耐高温PBT/PC合金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脂肪酸酰胺类润滑剂;所述脂肪酸酰胺类润滑剂选自乙烯基双硬脂酰胺、硬脂酸酰胺、硬脂酸酰胺或油酸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耐高温PBT/PC合金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色粉为氧化锌ZnO、硫化锌ZnS、锌钡白ZnS+BaSO混合物、二氧化钛TiO2中的一种,优选为硫化锌ZnS。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高强度耐高温PBT/PC合金树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按照配方分别称取各组分,将PBT和PC树脂分别放进干燥箱内,110℃下干燥4~6小时;
②将步骤①干燥的PBT树脂、PC树脂以及按高强度耐高温PBT/PC合金树脂材料的质量计质量百分比为0.2%~0.5%白矿物油依次倒入搅拌桶内,进行材料的预混合,混合时间为3~5min,混合均匀后得初始混合物;
③将步骤①称取的抗氧剂、超细滑石粉、酯交换抑制剂、润滑剂依次倒入该搅拌桶,与步骤②得到的初始混合物进行第二次混合,混合时间为3~5min,混合均匀后得二次混合物;
④将步骤①称取的色粉倒入该搅拌桶,与步骤③得到的二次混合物进行第三次混合,混合时间为3~5min,混合均匀后得最终混合物;
⑤将步骤④得到的最终混合物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加料斗,混合物料通过自身重力及挤出机第一段喂料区螺杆进行输送,同时将步骤①称取的玻璃纤维加入到侧进料机料斗内,通过侧进料机螺杆输送至挤出机螺杆腔内,经过加热筒体和螺杆剪切的加热熔融、挤出造粒,最终得到高强度耐高温PBT/PC合金树脂材料;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具体加工温度控制在235~255℃,螺杆直径为53mm、长径比L/D为68,分10段加热,其各区温度分别为:送料段、压缩段100~240℃,熔融段、计量段240~250℃,模头255℃;主机转速300~350rpm,熔体压力2.2~2.4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合聚塑化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合聚塑化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98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