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容器的微服务架构应用自动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30914.X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7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明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8;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李学康;吴鑫 |
地址: | 51806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容器 微服 架构 应用 自动 构建 方法 | ||
针对现有手动构建应用方法存在资源利用率低、应用构建时间长且难于管理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容器的微服务架构应用自动构建方法,流程如下:1、改进编排器,向现有基于DNS负载均衡技术的容器编排架构的编排器中增加业务编排模块,改进后的编排器包括资源编排模块、扩容模块、业务编排模块;2、将改进后编排器部署到操作系统中,改进后编排器通过业务编排模块构建一个名为App的应用,App应用拥有N个服务;3、完成一个基于容器的微服务架构应用自动构建,结束。本发明利用容器技术来构建管理微服务应用,用管理容器来代替管理微服务,降低运维复杂度和难度,有效降低应用构建的时间,提高管理能力,可以应对大量不同类型的任务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容器的虚拟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容器的微服务架构应用自动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容器是轻量级的操作系统级虚拟化,可以让我们在一个资源隔离的进程中运行应用及其依赖项。相对于传统虚拟机技术,容器技术具有启动速度快、易于迁移、资源开销小等优势。随着容器技术不断完善与发展,更多的服务提供商采用容器技术重构传统的业务平台,从而达到优化平台的资源效能和提升服务响应能力的目的。传统单体式应用随着时间推移内容逐渐变多,增加了开发团队的开发和维护难度,因此微服务架构应运而生,其思路不是开发一个巨大的单体式应用,而是将应用分解为小的、互相连接的服务,一个应用由多个服务构成,一个服务又可被多个应用使用。目前使用容器技术,开发者将单个服务制作成容器镜像,存储在镜像仓库中,便于构建多个应用。
目前现有的容器编排器针对资源已经实现很好的编排调度管理,但缺乏对于业务的编排,图1是kubernetes、rancher和docker等行业领先公司基于DNS负载均衡技术的容器编排架构,主要包括基础设施、DNS域名服务系统、编排器三部分。编排器基于资源编排模块、扩容模块进行容器扩容。通常微服务应用包含数以百计的服务,要进行相关通信等配置保证服务之间数据正常交互才可使用,且不同服务类型不同,统一化监控难度大。
传统采取手动构建应用的方法存在以下弊端与不足:
(1)微服务架构通常包含众多的服务,短时间难以构建多个应用应对不同类型的任务;
(2)由于应用在启动过程中,服务全部开启,但是只有部分服务在工作,资源有效利用率很低。
(3)微服务架构通常包含众多的服务,管理难度大,出错时无法快速定位故障位置和原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手动构建应用方法存在资源利用率低、应用构建时间长且难于管理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容器的微服务架构应用自动构建方法,利用容器技术来构建管理微服务应用,用管理容器来代替管理微服务,降低运维复杂度和难度,有效降低应用构建的时间,提高管理能力,可以应对大量不同类型的任务处理。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步、改进编排器,向现有基于DNS负载均衡技术的容器编排架构的编排器中增加业务编排模块,改进后的编排器包括资源编排模块、扩容模块、业务编排模块;业务编排模块与基础设施中的服务和DNS域名服务系统相连,业务编排模块监控基础设施中各服务的状态实现应用构建;
第二步、将改进后编排器部署到操作系统中,改进后编排器通过业务编排模块构建一个名为App的应用,App应用拥有N个服务,分别记为Service1,...,Servicei,...,ServiceN,1≤i≤N,i、N为自然数;具体流程如下:
2.1用户根据模板编写应用构建文件,提交给改进后的编排器;
2.2业务编排模块解析用户应用构建文件并在基础设施构建一个空应用,记该应用名为App;初始化服务循环变量j=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09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