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纺织印染用烘干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30929.6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0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蔡敬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涵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15/00 | 分类号: | D06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干设备 余热回收 纺织印染 电加热炉 抽风机 排气管 石棉网 通槽 内部固定 内部设置 循环利用 出气管 密封箱 内底壁 内顶壁 容置腔 上表面 底面 适配 加热 热气 余热 抽出 风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纺织印染用烘干设备,包括烘干设备本体,所述烘干设备本体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加热炉,烘干设备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烘干设备本体相适配的石棉网,石棉网的底面与电加热炉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烘干设备本体的内顶壁上开设有通槽。该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纺织印染用烘干设备,通过在密封箱的内部设置排气管,热气通过通槽和排气管进入容置腔,从而能够对U型管内部的水进行加热,达到余热回收的效果,将抽风机调至适当风力,利用抽风机将烘干设备本体内部的余热抽出,并通过出气管进行循环利用,能够对烘干设备本体进行余热回收,提高了烘干设备本体的整体实用性,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纺织印染用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纺织品是纺织纤维经过加工织造而成的一种产品,分为梭织布和针织布两大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主要产地是浙江空中濮院、河北清河等地。
纺织品在制造过程中,由从前的手工制造转化为工业制造,纺织印染是纺织品制造中常见的过程,纺织品在进行印染后,需要进行烘干,现有的大多数纺织印染用烘干设备不具备余热回收的功能,整体实用性较差,较不节能环保。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纺织印染用烘干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大多数纺织印染用烘干设备不具备余热回收的功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纺织印染用烘干设备,包括烘干设备本体,所述烘干设备本体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加热炉,所述烘干设备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烘干设备本体相适配的石棉网,所述石棉网的底面与电加热炉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烘干设备本体的内顶壁上开设有通槽,所述烘干设备本体的内顶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电机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容置箱,所述容置箱的上表面开设有呈环形状排列的容置槽,每个所述容置槽的底面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通孔,所述烘干设备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箱,所述密封箱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顶壁上固定连通有U型管,所述U型管的底面与容置腔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空腔的内顶壁上固定连通有两个相对称的排气管,两个所述排气管分别与两个通槽相连通,所述烘干设备本体外侧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抽风机的一端与容置腔固定连通,所述抽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远离抽风机的一端与烘干设备本体的内部固定连通。
优选的,所述烘干设备本体的正面通过两个相对称的合页固定铰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远离合页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电机位于两个通槽之间,两个所述排气管分别位于U型管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容置槽的数量至少为四个,所述转轴位于四个容置槽之间。
优选的,四个所述容置槽两两之间均通过连接管固定连通,每个所述容置槽远离转轴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排气孔。
优选的,所述石棉网位于容置箱的下方,所述石棉网的上表面与容置箱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纺织印染用烘干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纺织印染用烘干设备,通过在烘干设备本体的正面设置密封门,能够便于对纺织品进行取放,并且具备一定的保温效果,便于对纺织印染制品的烘干,通过在烘干设备本体的外部设置抽风机,能够为纺织印染用烘干设备本体的余热回收装置提供动力,能够便于对烘干设备本体进行余热回收利用,能够使烘干设备本体使用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涵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涵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09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