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震采集观测系统参数设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31500.9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1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肖泽阳;胡伟光;梁国伟;范春华;魏冰;王锐;苏克露;缪志伟;王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 |
代理公司: | 32218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畅;徐冬涛 |
地址: | 10002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集窗口 采集 地震采集参数 地震数据 方位角 炮检距 地震数据采集 参数设计 常规地震 构造解释 观测系统 采集面 入射角 中心角 预测 可用 岩性 裂缝 信息量 覆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采集参数设计的方法,通过设计采集面元的各个采集中心角及最佳入射角,并进行相关的计算得到各个采集方位角窗口值、炮检距窗口值;利用各个采集方位角窗口值、炮检距窗口值得到采集窗口,并确定采集窗口内的覆盖次数,从而得到采集窗口参数;再根据采集窗口参数设计对应的采集观测系统,实施地震数据采集。根据本发明所采集得到的地震数据可用于构造解释及岩性预测、裂缝预测等多项工作,具有比常规地震采集所得到的地震数据所包含信息量更多、经济可行、技术可靠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震采集观测系统参数设计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中,通过常规地震采集方法获取地震数据后,需要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解释及反演,利用所得到的成果进行勘探井位论证。所以,地震采集所得到的地震数据对后续的各项工作影响较大,决定了后续相关工作的成败。
现今的地球物理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针对岩性、裂缝预测等方面的技术已在各个油田勘探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这些技术对地震道集数据要求相当高,例如要求道集具有一定的分辨率及信噪比,一些裂缝预测技术也要求地震道集数据具有方位特性—保证相关方位角范围内的数据具有一定的信噪比及分辨率。
常规的地震数据采集主要是满足构造解释的需要,而往往忽视了岩性、裂缝预测方面的需求,这种纵波采集技术已不能满足现今储层预测描述方面的需要。近年来,一些油田也实施了宽方位地震采集、3D3C地震采集,但这些地震采集技术的成本高昂,不容易在油气勘探中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并且相关的处理、解释技术还在探索阶段,实用性有待商榷。鉴于P波地震勘探在油气勘探中的广泛应用,并且相对经济便宜,可操作性极强。所以,有必要对其设计相应的采集参数及配套的观测系统,使经其采集所得到的地震数据可用于岩性、裂缝预测,实现勘探经济、高效、技术可行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震采集观测系统参数设计的方法,用以解决常规地震采集所得到的地震数据只能局限于构造解释而不能实施岩性、裂缝预测需要的问题,并且具有经济可行、技术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技术方案:
步骤101:设计采集面元的各个采集中心角及最佳入射角;
步骤102:利用采集中心角及最佳入射角确定采集窗口参数;
步骤103:根据采集窗口参数设计相应的采集观测系统。
进一步的,步骤101中设计采集面元的各个采集中心角及最佳入射角,具体包括:
采集中心角的设计为将正北方向设定为0°,顺时针旋转为360°,基于地震采集的对称原理,将0°~360°方位角转换为0°~180°方位角;在0°~180°方位角内设定最小采集中心角及最大采集中心角,在两者之间可以等分内插或不等分内插若干个采集中心角,采集中心角的数目应视地震采集要求及实际情况决定,一般应该保证设计5个及以上的采集中心角。
针对目的层的最佳入射角应根据地震采集要求及实际情况决定,一般最佳入射角设计为15°~35°之间的一个具体值,优选取30°。
步骤102中利用上述两种确定好的参数得到设计采集面元的各个采集中心角及最佳入射角。
进一步的,利用采集中心角及最佳入射角确定采集窗口参数,具体包括:
根据设计采集面元的各个采集中心角设定相关的方位角窗口范围,亦即将各个采集中心角加、减一个固定角度值即得到各个采集方位角窗口值;将最佳入射角加、减一个固定角度值即得到入射角窗口值,并根据目的层的深度值经计算转换后确定炮检距窗口值。
根据各个采集方位角窗口值及炮检距窗口值得到各个采集窗口范围,对各个采集窗口设计相关的覆盖次数,各个采集窗口的覆盖次数可一致或不一致,具体可视地震采集要求及实际情况决定。根据上述采集窗口范围、采集窗口的覆盖次数的确定从而得到采集窗口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15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