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寒证痛风性关节炎的代茶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32206.X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5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郁万刚;田源;陶方;解建国;曲佳琳;郑洪新;李敬林;李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正源中医门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19/06;A61P19/02;A61P29/00;A23F3/34;A61K35/583;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21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痛风性关节炎 寒证 代茶饮 传统汤剂 携带不便 有效治疗 当归 茯苓 调治 生牡蛎 山药 陈皮 煎煮 乌蛇 芡实 薏米 治疗 人参 饮用 缓解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寒证痛风性关节炎的代茶饮,各组分质量比如下:当归2份、山药1份、茯苓1份、人参1份、陈皮1份、薏米1份、芡实1份、乌蛇1份、生牡蛎1份。克服了传统汤剂煎煮繁琐、携带不便等缺点,可长期随时多次饮用,缓缓调治,既可以缓解寒证又可有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且可避免痛风性关节炎的反复发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代茶饮,尤其是一种治疗寒证痛风性关节炎的代茶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饮食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导致人身体健康出现隐患。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普通人群痛风患病率约1~3%,男女比例约为15:1,平均年龄为48.28岁。临床上,痛风性关节炎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常引起胃肠道毒性、依赖性、肝脏及骨髓毒性、变态反应和肾脏毒性等副作用。为避免西药引起的副作用,目前已有中医药应用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但是疗效有限。中药代茶饮是采用药食两用的中药或与茶叶配用,冲泡或煎煮后像茶一样,安全性高,可长期随时多次饮用。但是,迄今为止并没有适合寒证(肢冷蜷卧、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病人饮用,可缓解寒证并可有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代茶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治疗寒证痛风性关节炎的代茶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治疗寒证痛风性关节炎的代茶饮,各组分质量比如下:当归2份、山药1份、茯苓1份、人参1份、陈皮1份、薏米1份、芡实1份、乌蛇1份、生牡蛎1份。
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汤剂煎煮繁琐、携带不便等缺点,可长期随时多次饮用,缓缓调治,既可以缓解寒证又可有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且可避免痛风性关节炎的反复发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治疗寒证痛风性关节炎的代茶饮,各组分质量比如下:当归20g、山药10g、茯苓10g 、人参10g 、陈皮10g 、薏米10g 、芡实10g 、乌蛇10g 、生牡蛎10g 。将以上药食同源的中药单独粉碎后混匀,或者混合后粉碎,然后将所得粉碎物包装制成茶包(5g/包或10g/包)即可,冲泡或煎煮后服用。
实验:
将当归20g、山药10g、茯苓10g、人参10g、陈皮10g、薏米10g、芡实10g及乌蛇10g及生牡蛎10g置于圆底烧瓶中,加7倍量双蒸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于旋转蒸发仪将提取液浓缩至100ml(本发明实施例提取液),共计10份。
分别取当归、茯苓、陈皮、薏米及乌蛇各100g制备单方提取液,提取方法同上,每单方提取液100ml,共计10份。
1.分组
72只200±20gSD大鼠适应性喂养3天,随机分为9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本发明实施例组、当归组、陈皮组、茯苓组、薏米组及乌蛇组,每组8只。
2.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制备
取500mg尿酸钠结晶加2ml吐温80,用生理盐水定容至20ml,加温搅拌制成25mg/ml尿酸钠溶液。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用10%水合氯醛(0.3ml/100g)腹腔麻醉后,于右足踝关节内注射尿酸钠溶液(25mg/ml),以关节囊对侧鼓起为准,建立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
3. 中医寒证模型制备
将以上建立的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置于高温(37±2℃)环境,每日一次,一次一个小时,持续半个月,造成热证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
4.给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正源中医门诊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正源中医门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22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