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光控基因转染的二氧化钛/纳米金/胶原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调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32835.2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7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程逵;姚利利;翁文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8/00 | 分类号: | A61K48/00;A61K47/02;A61K47/4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控 基因 转染 氧化 纳米 胶原 复合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调控 | ||
1.一种可光控基因转染的二氧化钛/纳米金/胶原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方法制得:先在基底材料上制备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固定基因/载体复合物后利用旋涂的方法将纳米金/胶原混合溶液旋涂在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上,纳米金/胶原层嵌于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之间,并且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端部暴露在纳米金/胶原层之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光控基因转染的二氧化钛/纳米金/胶原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钛纳米棒的密度为5×108~8×109/cm2,棒的直径范围为20~100nm,棒的长度为350~80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光控基因转染的二氧化钛/纳米金/胶原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基因/载体复合物采用浸泡法或滴液法固定在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光控基因转染的二氧化钛/纳米金/胶原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底材料为石英玻璃、导电玻璃、钽片、硅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光控基因转染的二氧化钛/纳米金/胶原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金为金纳米颗粒、金纳米棒;金纳米颗粒尺寸为10~100nm,金纳米棒的长径比为2.5~4.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光控基因转染的二氧化钛/纳米金/胶原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纳米金/胶原混合溶液中纳米金的浓度为200~1000μg/m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光控基因转染的二氧化钛/纳米金/胶原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原为Ⅰ型胶原,纳米金/胶原混合溶液中胶原浓度为1~3mg/ml。
8.制备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可光控基因转染的二氧化钛/纳米金/胶原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基底材料表面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点晶种层;
2)将质量浓度37.5%的盐酸加入到去离子水中,盐酸和去离子水的的体积比为49:50,然后向溶液中加入钛酸四丁酯,使钛酸四丁酯浓度为300~500mM,得到母液;将步骤1)的长有二氧化钛纳米点晶种层的基板置于水热釜中,然后加入母液,在160~200℃生长2~4h,获得生长有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的基板;
3)将基因/载体复合物溶液以1μg/cm2的DNA密度滴加在步骤2)中制备的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上或将步骤2)中制备的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薄膜浸泡在10μg /ml的DNA溶液中;
4)用冰醋酸溶液溶解Ⅰ型胶原,随后加入纳米金,配置成胶原浓度为1~3mg/ml,纳米金浓度为200~1000μg/ml的纳米金/胶原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滴于步骤3)处理后的基板上,旋涂获得纳米金/胶原层,并使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端部暴露在纳米金/胶原层之上,得到可光控释放基因的二氧化钛/纳米金/胶原复合涂层。
9.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可光控基因转染的二氧化钛/纳米金/胶原复合涂层的基因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波长为400~700nm的可见光从样品上方入射,光强为0.1~0.3W/cm2,照射时间为5~20分钟。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可光控基因转染的二氧化钛/纳米金/胶原复合涂层的基因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波长为808nm的激光从样品上方入射,光强为1~3W/cm2,照射时间为0.5~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28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