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净水消毒水两用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33018.9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8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左娟;朱君秋;林清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50;C02F1/72;C02F1/78;A45F3/1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麻艳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水 消毒 两用 | ||
本发明涉及净水消毒水产生器具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适用于户外的净水消毒水两用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净水消毒水两用杯,包括杯身和杯盖,所述杯身由钛材料制成,所述杯身内壁设置有贵金属/二氧化钛纳米管膜层,所述杯盖的下表面设有UVLED灯珠和导电部,所述杯盖内设有电池,所述电池为UVLED灯珠供电,所述电池的正极与杯身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与导电部连接。本发明既可以产生消毒水又可以产生净水,净水效果好,效率高,满足用户户外使用需求,且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使用简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净水消毒水产生器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户外、便携的净水消毒水两用杯。
背景技术
户外旅行,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野外裸露水源大都有致病的物质,如鞭虫、痢疾、伤寒、血吸虫、肝蛭、霍乱等有毒的微生物、病菌,需要净水处理后再饮用。另外,户外使用的餐具,户外采摘的水果,以及户外紧急情况下受伤的伤口均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水对物品进行消毒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次氯酸钠能够渗入细胞壁以及病毒外壳,使病原体蛋白变性从而致死;在分解时可形成生态氧,迅速使细菌蛋白氧化变性;氯可直接作用于菌体蛋白,使其变性失去活力。其浓度为30-50ppm的次氯酸钠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鸡白痢沙门氏杆菌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及变形菌门类细菌都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因此,户外旅行时就需要携带能够产生净水和次氯酸钠消毒水的器具,但现在市面上还没有便携的既能产生净水又能产生次氯酸钠消毒水的器具,只能携带分别产生净水的器具和产生次氯酸钠消毒水的器具,不仅携带麻烦,成本也较高,
此外,现有技术中,户外净水杯中的灭菌装置多采用滤膜和紫外线过滤、杀菌,杀菌效率较低,杀菌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消毒水两用杯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净水消毒水两用杯,包括杯身和杯盖,所述杯身由钛材料制成,所述杯身内壁设置有贵金属/二氧化钛纳米管膜层,所述杯盖的下表面设有UVLED灯珠和导电部,所述杯盖内设有电池,所述电池为UVLED灯珠供电,所述电池的正极与杯身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与导电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贵金属为铂金或钯。
进一步的,所述贵金属/二氧化钛纳米管膜层的厚度为200-400nm。
进一步的,还包括金属过滤网,所述金属过滤网设置在杯身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UVLED灯珠的光波长为200-275nmnm。
更进一步的,所述UVLED灯珠的数量为3-5个。
更进一步的,所述UVLED灯珠包覆有高透紫外防水层。
进一步的,所述杯盖由钛材料制成,杯盖的下表面即为导电部,所述杯盖与杯身螺纹连接,且杯盖与杯身之间设有橡胶圈来进行绝缘和密封。
更进一步的,所述杯盖设有顶部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电池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开口设有可打开的盖子,所述盖子上设有两个控制开关,第一控制开关用于控制电池与UVLED灯珠之间的通断,第二控制开关用于控制电池与杯身之间的通断。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的锂电池,所述盖子上还设有用于给锂电池充电的USB充电口。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既可以产生消毒水又可以产生净水,净水效果好,效率高,满足了用户户外使用需求,保障了用户户外安全,且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使用简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30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