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量化复合结构汽车保险杠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33903.7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5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汽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T7/12;B60R21/34;B60R19/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杠体 行人安全 汽车保险杠 复合结构 缓冲装置 第二面 轻量化 保险杠 塑料 被动安全 缓冲设置 刹车结构 自动刹车 进气网 损伤 防护 维护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量化复合结构汽车保险杠,包括塑料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杠体包括第一面杠体、第二面杠体和第三面杠体;所述第一面杠体包括第一前面杠体和第一后面杠体,所述第一前面杠体和第一后面杠体之间设有进气网翼;所述第三面杠体包括第三前面杠体和第三后面杠体,所述第三前面杠体和第三后面杠体之间设有第三缓冲装置,所述第二面杠体与第三前面杠体之间设有第二缓冲装置。本发明通过保险杠上多层次缓冲设置,实现撞击时行人可靠的被动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在意外发生时保护行人安全,而本发明中碰撞‑紧急刹车结构在意外发生后能够自动刹车,避免更大损伤或伤亡,更好的维护行人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轻量化复合结构汽车保险杠。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足,生活品质也越来越高,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路上的机动车辆越来越多。机动车辆中又以私家汽车为主,人车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机动车与行人间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多。国家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对路上行人的保护,对机动车的安全性能,尤其是与行人发生意外碰撞时对行人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国内的汽车厂商也在努力研究如何提高意外碰撞时减轻行人的损害。这就对车辆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行人碰撞最常见的就是汽车的保险杠,汽车前后端装有保险杠,保险杠不仅有装饰功能,更重要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保护车身及乘员安全功能的安全装置。
汽车前后保险杠以前是以金属材料为主,目前已经淘汰。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工程塑料在汽车工业的大量应用,汽车保险杠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目前汽车前后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与车体造型的和谐与统一,追求本身的轻量化。轿车的前后保险杠都是塑料制成的,人们称为塑料保险杠。保险杠为了保证车辆安全,一般会采用硬度很高的塑料,这样表面硬度高,喷漆后整体色泽较好,造型比较硬挺。这种硬质且厚度较大的塑料制作的保险杠对人体而言就太硬了,车祸时人体一旦撞到保险杠上很容易受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表面硬度高、整体造型挺拔、能够在碰撞时有效缓冲、吸收撞击能量的轻量化多重防护高安全性汽车保险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一种轻量化复合结构汽车保险杠,包括塑料杠体,所述塑料杠体上设有若干片连接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杠体包括第一面杠体、第二面杠体和第三面杠体,所述第二面杠体位于第三面杠体前部,所述第一面杠体位于第二面杠体和第三面杠体上方;所述第一面杠体包括第一前面杠体和第一后面杠体,所述第一前面杠体和第一后面杠体之间设有进气网翼;所述第三面杠体包括第三前面杠体和第三后面杠体,所述第三前面杠体和第三后面杠体之间设有第三缓冲装置,所述第二面杠体与第三前面杠体之间设有第二缓冲装置。所述第一后面杠体和第三后面杠体延续为一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气网翼包括竖网翼和横网翼,所述横网翼向第一后面杠体后下部倾斜设置,所述竖网翼和横网翼相交设置,所述竖网翼和横网翼之间构成向第一后面杠体后下部倾斜的进气通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缓冲装置包括第三上斜板和第三下斜板,所述第三上斜板自第三前面杠体向第三后面杠体上方倾斜设置,所述第三下斜板自第三前面杠体向第三后面杠体下方倾斜设置,所述第三上斜板和第三下斜板相交其横截面构成菱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缓冲装置包括第二上斜板和第二下斜板,所述第二上斜板自第一面杠体向第三前面杠体上方倾斜设置,所述第二下斜板自第一面杠体向第三前面杠体下方倾斜设置,所述第二上斜板和第二下斜板相交其横截面构成菱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上斜板和第二下斜板的厚度小于第三上斜板和第三下斜板的厚度,所述第二上斜板和第二下斜板相交构成的菱形面积小于第三上斜板和第三下斜板相交构成的菱形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汽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汽模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39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闭空间防火和防窒息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防撞钢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