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吸附净化功能的环保型水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34657.7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9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马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新伟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7/61;C09D7/65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河北省保定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环保型水性涂料 活性炭粉末 改性 甘油环氧树脂 聚氨酯树脂 去离子水 吸附净化 混合液 消泡剂 超声波分散 甲醛和甲苯 生产成本低 竹材 生长周期 水性涂料 重量份数 放入 吸附 再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吸附净化功能的环保型水性涂料,所述水性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去离子水500‑600份、改性竹制活性炭粉末80‑120份、聚氨酯树脂100‑200份、甘油环氧树脂50‑80份、消泡剂20‑3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1)改性竹制活性炭粉末的制备;(2)、混合液制备:按照原料的比例,将聚氨酯树脂、甘油环氧树脂、消泡剂和去离子水放入反应容器中进行混合,温度控制在70℃,搅拌均匀后,进行超声波分散,得到混合液A;(3)混合。本发明,以改性后的竹制活性炭粉末作为原料,可以有效的吸附空气中含有的甲醛和甲苯等有毒气体,并且竹材具有生长周期短、可再生等特点,原材料廉价易得,生产成本低,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水性涂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性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备吸附净化功能的环保型水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性涂料是用水作溶剂或者作分散介质的涂料。水性涂料包括水溶性涂料、水稀释性涂料、水分散性涂料三种。水溶性涂料是以水溶性树脂为成膜物的涂料;水稀释性涂料是溶剂型树脂溶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在乳化剂的帮助下靠强烈的机械搅拌使树脂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液,称为后乳化乳液,制成的涂料在施工中可用水来稀释;水分散涂料主要是指以合成树脂乳液为成膜物配制的涂料。
水性涂料是采用水作为溶剂,溶剂型涂料采用有机溶剂作为溶剂,使得溶剂型涂料中含有较多的有毒有害物质;但是水比有机溶剂的溶解性能较有机溶剂差,在制备涂料时有机溶剂的选择性更强;为了能够水性涂料形成乳液状,多需要在水性涂料中加入少量乳化剂才能够完成乳化。
然而目前用于装饰建筑内墙和外墙的涂料都不同程度地含有甲苯和甲醛有害物质,而且所含塑化剂严重超标,这些有害物质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危害人们的健康,同时在装修过程中,其他装修木材本身在加工过程中也会散发着有害物质,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环保水性涂料,其本身就具备着吸附净化有毒气体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吸附净化功能的环保型水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备吸附净化功能的环保型水性涂料,所述水性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去离子水500-600份、改性竹制活性炭粉末80-120份、聚氨酯树脂100-200份、甘油环氧树脂50-80份、消泡剂20-30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性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去离子水520-580份、改性竹制活性炭粉末90-110份、聚氨酯树脂120-180份、甘油环氧树脂60-70份、消泡剂22-28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性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去离子水550份、改性竹制活性炭粉末100份、聚氨酯树脂150份、甘油环氧树脂65份、消泡剂25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聚氨酯树脂、甘油环氧树脂的重量比为56-57:21-22。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消泡剂为脂肪醇、聚二甲基硅氧烷、环氧丙烷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一种具备吸附净化功能的环保型水性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改性竹制活性炭粉末的制备:将竹屑与磷酸溶液混合并进行捏合10-30min,将捏合后的物料与400-650℃的烟气进行逆流直接接触3.5-4.5h,以使所述物料炭化并活化后得到活化料,所述活化料通过洗涤、干燥和粉碎研磨后,即得所述改性竹质活性炭粉末;
(2)、混合液制备:按照原料的比例,将聚氨酯树脂、甘油环氧树脂、消泡剂和去离子水放入反应容器中进行混合,温度控制在70℃,搅拌均匀后,进行超声波分散,得到混合液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新伟,未经马新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46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