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梁及制备方法和梁滑移监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35081.6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0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蒋田勇;肖敏;吴青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293 | 分类号: | E04C3/293;E04C5/08;G01B7/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李美丽 |
地址: | 4100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梁 压电智能骨料 压电陶瓷片 监测装置 上翼缘板 下翼缘板 滑移 内置 数据传输线 制备 承载能力 工程纤维 抗震性能 耐腐蚀性 耐火性能 使用寿命 增强水泥 复合材料 灵敏度 上表面 下表面 穿出 腹板 抗剪 抗压 疲劳 | ||
1.一种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梁,包括混凝土(1)及该混凝土(1)内的H型钢(2),所述H型钢(2)包括上翼缘板(201)、下翼缘板(202)、连接上翼缘板(201)和下翼缘板(202)的腹板(203);其特征在于,上翼缘板(201)上表面设有位于上翼缘板(201)纵向中心线上的多个第一压电陶瓷片(3),下翼缘板(202)下表面设有位于下翼缘板(202)纵向中心线上的多个第二压电陶瓷片(4);上翼缘板(201)上方的混凝土(1)内埋设有与第一压电陶瓷片(3)一一对应的第一压电智能骨料(5),下翼缘板(202)下方的混凝土(1)内埋设有与第二压电陶瓷片(4)一一对应的第二压电智能骨料(6),各第一压电陶瓷片(3)、第二压电陶瓷片(4)、第一压电智能骨料(5)、第二压电智能骨料(6)均与一对应的数据传输线一端相连,各数据传输线的另一端穿出混凝土(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1)为工程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电智能骨料(5)位于对应的第一压电陶瓷片(3)正上方20~30mm处,所述第二压电智能骨料(6)位于对应的第二压电陶瓷片(4)正下方20~30mm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电陶瓷片(3)一一对应置于上翼缘板(201)上表面纵向中心线上开设的多个凹槽内,所述第二压电陶瓷片(4)一一对应置于下翼缘板(202)纵向中心线上开设的多个凹槽内。
5.一种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梁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绑扎钢筋笼(9);步骤2).将H型钢(2)置于钢筋笼(9)内;步骤3).对钢筋笼(9)浇筑混凝土(1),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还包括:在H型钢(2)的上翼缘板(201)上表面固设位于上翼缘板(201)纵向中心线上的多个第一压电陶瓷片(3),在H型钢(2)的下翼缘板(202)下表面固设位于下翼缘板(202)纵向中心线上的多个第二压电陶瓷片(4),在H型钢(2)的上翼缘板(201)上方固设与第一压电陶瓷片(3)一一对应的第一压电智能骨料(5),在H型钢(2)的下翼缘板(202)下方固设与第二压电陶瓷片(4)一一对应的第二压电智能骨料(6);将各第一压电陶瓷片(3)、第二压电陶瓷片(4)、第一压电智能骨料(5)、第二压电智能骨料(6)分别与一对应的数据传输线一端相连;
所述步骤3中,浇筑混凝土(1)后,各数据传输线的另一端均穿出混凝土(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浇筑的混凝土(1)为工程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第一压电智能骨料(5)设于对应的第一压电陶瓷片(3)正上方20~30mm处,将第二压电智能骨料(6)设于对应的第二压电陶瓷片(4)正下方20~30mm处。
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滑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任意波形发生器(7)、信号采集器(8)和计算机(10),各第一压电陶瓷片(3)和第二压电陶瓷片(4)均通过对应的数据传输线与任意波形发生器(7)电连接,各第一压电智能骨料(5)和第二压电智能骨料(6)均通过对应的数据传输线与信号采集器(8)的输入端电连接,信号采集器(8)的输出端与计算机(10)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508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内预应力竹工字梁
- 下一篇:一种结构柱